前沿技术助力雄安宣武医院建设
2022-04-10 08:48:58 来源: 北京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施工人员在工地作业。

  雄安宣武医院项目施工现场。

  医疗建筑功能分区复杂、内部结构多变,高标准设计的雄安宣武医院更是如此。记者获悉,雄安宣武医院是“三校一院”中规模体量最大的,由北京宣武医院主导建设,北京建工负责施工。施工方以最前沿的智能建造技术助力工程建设,为雄安新区建设贡献智慧。

  “指尖上的施工管理”

  在雄安宣武医院项目建设中,北京建工项目团队引入基于BIM模型的4D、5D建设施工技术和基于数字平台的智慧工地系统,通过实时采集的数据汇总和物联网系统,建造起“虚拟医院”,并打造出一整套可以完整、立体、统一指导施工流程操作的“指挥系统”。

  走进项目施工现场,可以真正体验到“智慧工地”的模样。所有焊工、塔吊司机等特殊工种人员的信息录入到智慧建造系统,二维码扫一扫,任何一名作业人员的基本情况一目了然。项目控制室装置有2023倍变焦的高清摄像头,项目技术负责人张宇介绍说,这是项目内部的“天眼”,毫不夸张地说,它们甚至可以聚焦到500米开外脚手架丛林中工人身上的安全带搭扣上,实现“以天文标准掌控施工现场所有细节”,为项目施工中的管理数字化、系统化、智能化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

  在项目现场,施工机械不仅有“眼”,还有“嘴”。通过塔吊安装的智慧监控系统,每个清早上工时段,通过指挥平台,塔吊就能自动给管理人员“发送”一份前一天运转情况的日志报告。通过智慧物料泵的应用,进入现场的建筑材料从过泵称重、种类标注到单据表格打印,传统施工现场全程需要专人值守的材料入场验收工作实现了全流程自动化、材料可追溯和流程标准化。巡查现场时,管理人员只需在一个施工部位用手机扫描构建二维码,就可以直接调出包括该部位的3D模型、BIM信息、建造标准、材料来源以及与周边关联专业施工的相互关系,“指尖上的施工管理”正在这个工地成为现实。

  “阻尼器博物馆”

  雄安宣武医院一期总建筑面积12.2万平方米;二期工程建筑面积15.8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拥有1200张床位的独立运行三级甲等医院。如何让“生命之舟”的美好蓝图成为现实,对于建设者来说是一场“大考”。

  项目经理赵育华介绍,这个项目的顶板厚度是民用住宅楼的3到5倍,在地下还有长度超过260米的超长结构。同时作为医疗建筑,为了确保最优的医疗设施布局、功能分布和就医动线安排,项目的每个楼层结构都是不同的空间设计方案、不同的功能要求。主要用于内部空间分割的钢混凝土柱多达447根,主体结构钢骨柱有十余种形式。

  张宇说,雄安宣武医院堪称“阻尼器博物馆”。为确保严格的抗震标准在不同空间区域落地,整个项目共用粘滞阻尼器90套、剪切型金属阻尼器54套、U型金属阻尼器36套,阻尼器安装数之多、种类之庞杂堪称空前,凡是市面上有的阻尼器都可以在项目中找到,这对预埋精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2021年4月20日,项目全面冲出正负零。按既定目标,7月末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北京建工项目团队精心施工,仅用3个月便在雄安新区“拔起”了一座现代化三甲医院的主体结构,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北京速度”。雄安宣武医院项目一期工程预计本月将全部完成外立面的幕墙封闭,进入装修、机电安装等后续工程建设的施工阶段。

+1
【纠错】 责任编辑: 陶欢
北京要闻
朝阳区隔离幼儿收到了暖心小礼物
朝阳区隔离幼儿收到了暖心小礼物
北京:特色农田春收忙
北京:特色农田春收忙
因为珍稀 所以珍惜
因为珍稀 所以珍惜
首都义务植树日
首都义务植树日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546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