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开赛以来北京空气质量基本保持优良水平
2022-02-15 14:59:32 来源: 北京晚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今天(15日)上午,2022北京新闻中心召开北京生态文明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北京市延庆区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北京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蔚蓝天空下的雪后冬奥村。记者 和冠欣 摄

  生态文明创建辐射到中心城区

  “在冬奥会赛事期间,北京也有很好的空气质量。”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于建华介绍,如今的北京,蓝天白云成为常态,2021年PM2.5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标。

  多年来,北京持续聚焦能源、建筑、交通等领域的碳减排,2021年万元GDP碳强度约为0.41吨,在各省(区、市)中保持最优水平,并比2015年下降28%以上。碳交易成交额超30亿元,积极承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中心。北京的机动车排放结构正在不断优化,新能源车保有量达50.6万辆,国五及以上排放标准车辆占比超过70%。

  于建华表示,北京市集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以来,已经累计实施了300多项治理措施,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了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2004年开始二氧化硫(SO2)稳定达标;2019年开始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二氧化氮(NO2)持续达标;2021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和臭氧(O3)浓度首次同步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各项大气污染物实现协同改善,北京市空气质量创历史最优。

  另外,北京强化“两线三区”的空间管控,生态控制线面积达到73%,其中生态保护红线超过全市面积的26%。同时推动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目前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已经覆盖延庆区、密云区、门头沟区、怀柔区、平谷区五个生态涵养区,并辐射到中心城区。

  今年将再增15万亩绿化面积

  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高大伟介绍,2012年以来,北京市持续开展了以两轮“百万亩造林”为主的大规模绿化建设,对优化北京的绿色生态空间格局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中,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4年来完成绿化造林85.3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6%,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1%,森林蓄积量达到2690万立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6平方米。

  “今年北京将再增加15万亩的绿化面积,实现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的圆满收官。”高大伟说。

  北京一直突出生物多样性保护,注重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营建,建设了一批城市休闲公园、口袋公园和小微绿地等绿色休闲空间,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7%。在去年发布的《北京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中,收录的陆生野生动物达到596种,且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不断完善。

  高大伟表示,接下来,北京将继续不断优化生态空间布局,提升生态系统功能,并全面加强资源保护,提高科学治理水平,积极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首都北京。

  五大主干河流重现“流动的河”

  市水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杨进怀表示,冬奥会的举办是推动北京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的重要动力。去年10月初,密云水库最大蓄水量35.79亿立方米,创建库以来新纪录,作为首都重要地表饮用水源地、水资源战略储备基地的作用更加凸显;2021年全市平原区地下水位回升5.64米、增加地下水储量28.9亿立方米。

  2021年,北京新建改造污水处理厂5座,新建污水管线568公里,完成322个村污水收集处理,全市污水处理率达95.8%;全市再生水配置量超过12亿立方米,新建再生水管线35公里,实现1000万平方米园林、绿化用再生水替代;同时持续强化河长制,深入实施市总河长令,排查出的1000余条小微水体全部完成治理;全市优良水体比例达75.7%,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北京一直用生态办法解决生态问题。”杨进怀说,永定河、潮白河等五大主干河流26年来全部重现“流动的河”并贯通入海,2021年新增有水河道27条、有水河长452公里、水面32平方公里,81处干涸多年的泉眼复涌;完成年度63条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任务;全市河流、水库等健康水体占比达85.8%,城乡河湖再现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勃勃生机。

  今年,水务部门将继续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持续开展地下水超采治理,持续加大水源保护力度;强化“保水”“补水”措施,推动河湖生态保护修复、严格水生态空间管控、推进流域生态补水,拓展生态治水新路径。力争全年生产生活用水控制在3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下降1%左右,污水处理率达到97%,再生水利用量提升10%,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率达28%以上。

  蓝天白云下“最酷的景色”是这样炼成的

  雪后的北京,阳光灿烂,蔚蓝的天空让人格外心旷神怡。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的赛场上,当运动员们纵身一跃,在蔚蓝的天空下腾空翻转时,后方绘有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的首钢冷却塔也格外醒目。画面定格,让人不禁感叹:酷炫!真美!“这是我见过最酷的景色之一!”2月8日曾在这里夺冠的谷爱凌,也发出了由衷的赞美。

  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昨天北京空气质量一级优,大部分地区的PM2.5浓度仅在个位数。这样好的空气并不是只有这一天,自北京冬奥会开赛以来,从实况来看,北京的空气质量一直不错,基本上每天都保持优良水平。

  北京环境效益的持续释放,得益于长期坚持不懈的大气污染治理。2021年,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再次实现突破,空气质量首次实现全面达标,PM2.5年均浓度也降低到了33微克/立方米。在全年365天里,优良天数达到288天,接近八成,且一级优的天数较2013年增加了73天,蓝天的底色更纯,“含金量”更高了。

  从2013年向PM2.5正式“宣战”以来,本市聚焦燃煤污染、工业污染、机动车污染、扬尘污染等,全面治理大气污染,从最初“大干快上”的工程减排到绣花般细致的管理减排,完成了大气治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经过多年的“无煤化”治理,北京的煤炭消费量在2020年只占全市能源消费比重的1.5%。二氧化硫年均浓度由1998年120微克/立方米降至2019年4微克/立方米,北京已经基本解决了燃煤污染的问题。针对机动车污染,北京“严标准、促淘汰、强监管”,加上交通管控约束、经济政策鼓励等措施,已经逐步形成了“车、油、路”一体化的北京机动车排放控制体系。对反映城市干净指数的扬尘问题,北京各区因地制宜,大力治理扬尘,创新了不少妙招。

  北京空气质量的全面达标,还得益于攻坚克难和科学施治的创新精神。近年来,北京率先在全国建立城市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体系,先后三次开展PM2.5来源解析,量化分析北京市PM2.5来源组成和区域传输影响,精准识别污染来源,这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北京还建立了“天空地”一体化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建成覆盖街道(乡镇)的高密度监测体系,搭建首个重型柴油车在线监控平台,并利用卫星遥感、走航、视频监控等科技手段,精准快速识别主要污染物,构建“智慧+环保”监管新模式。

  北京仍将继续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战役。“空气质量从开始达标过渡到稳定达标,这也是一个目标。”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说。(记者 骆倩雯)

+1
【纠错】 责任编辑: 陶欢
北京要闻
  • 26家中外媒体39名记者探访觿堂文化智库
    几位记者和志愿者穿上戏服,亲身体会京剧艺术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李昂表示,园区通过新型的文化产业链进行整合延伸,形成独创模式,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被业内评价为“艺术园区的5.0版本”。
  • 城市志愿者热情又浪漫 把志愿服务做得有滋有味儿
    昨天,在房山区燕山文化广场的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心灵手巧的城市志愿者用彩色纸张制作玫瑰花,赠送给路过的市民,在料峭春寒中送出一份浪漫的惊喜。在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市民可以体验舞龙、风车、投壶、陀螺等传统游戏。
  • 冬奥会开赛以来北京空气质量基本保持优良水平
    今天上午,2022北京新闻中心召开北京生态文明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北京市延庆区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北京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 借鉴航天发射技术 中国队“冰上加速器”有一套
    在这枚来之不易的金牌背后,一套“人体高速弹射装置”为国家队速度滑冰运动员开展弯道滑行技术训练提供了有力支持。”他说,除速度滑冰外,针对跳台滑雪的人体弹射装置也已研发成功,可使跳台滑雪运动员的滑离速度最高达到每秒30米。
  • 提出碳中和调控方案 北京冬奥减排量已近百万吨
    走进被誉为“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观众主入口处,一块儿深蓝色的、极为惹人注目的大屏幕呈现在记者眼前,它就是北京冬奥会全景式碳排放智能管控与碳普惠云平台。它能根据场馆运营相关活动水平,实时追踪碳排放的变化和减排情况,预测北京冬奥会期间场馆新增的碳排放。
宋祺武:勇敢飞你会爱上这项运动
宋祺武:勇敢飞你会爱上这项运动
预订者可以领取冰墩墩了
预订者可以领取冰墩墩了
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半决赛赛况
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半决赛赛况
高山滑雪男子大回转比赛赛况
高山滑雪男子大回转比赛赛况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374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