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17日电(赵旭、蔡偲)北京语言大学(下称北语)诞生于新中国外交事业开创时期,前身为1962年创办的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是我国第一所将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作为主要使命的国际型大学。
从1962年到2022年,六十载岁月,北语始终与国家共命运,与时代同呼吸。从最初培养来华留学生学习汉语,到目前涵盖九个学科门类,北语已成为一所以国际中文教育为特色,以语言教育和研究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知名大学。
北语因其交融共存的多元文化被誉为“小联合国”,至今已为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22万余名掌握中文、熟悉中华文化的人才。
讲述中国,亲睦世界。北语扎根中国大地,胸怀天下,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做出独特贡献。时值北语建校60周年之际,新华社记者专访了北语校长刘利。
图为北京语言大学主楼。(学校供图)
北语精神薪火相传
新华社:从1962年党中央创办的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到如今的北京语言大学,经过60载岁月积淀,学校形成了怎样的“北语精神”?
刘利:北语60年的发展,是一代代北语人兢兢业业传播中国语言文化,讲述中国故事的创业历程,是一代代北语人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进取历程,是一代代北语人将自身发展主动融入国家需求的奉献历程。
60年来,我们在弘教育人、传播中华文化的历历征途中,凝聚成“德行言语、敦睦天下”的校训,铸就出薪火相传、历久弥坚的北语精神——爱国担当、诚朴厚德、求真创新、开放包容。
北语人足迹遍及世界各地,他们曾在异国的战火烽烟中穿行教学,也曾在热带雨林的茅屋中坚守课堂,为国家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付出了青春、热血,甚至生命。
北语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育人根基,践行“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在育人事业中树立中国学生的“家国情怀”,培育国际学生的“中国情结”。
北语人勇攀学术高峰,努力打造服务国际中文教育事业需要的学科理论体系,为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提供了宝贵经验。
北语人以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胸襟接纳五洲英才,在“不同肤色,相同声调”的多元校园文化环境中,铸就了开放包容、多彩和谐的大学文化品格。
国际中文教育“北语模式”辐射国内外
新华社:北语是我国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奠基者、拓荒者。迈入新时代,北语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有何新进展?
刘利:北语是一所以国际中文教育为特色,以语言教育和研究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知名大学。迈入新时代,在继续保持传统优势和特色基础上,取得多方面新突破,形成了科学有效、辐射国内外的国际中文教育“北语模式”。
首先,北语推进了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的创新发展。首创中国政府奖学金本科来华留学生预科教育考试,牵头研制国际中文水平等级标准,研发来华留学生考试评价体系,实施国际中文智慧教育工程;组建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和华文教育研究院,着力推动学科理论建设;编写《理解当代中国》“国际中文系列教材”和“中国学”系列中英文教材。
我们还着力开展中华文化创新阐释、传播与交流研究。组织实施“列国汉学史书系”出版工程,推动海外汉学研究的复兴与蓬勃发展;推出一大批国际传播、世界汉学与中国学等领域高水平前沿理论成果和高质量的政策咨询报告。
此外,北语大力培养高素质国际中文师资、青年汉学家等高层次人才。我们成立国内第一个专门培养国际中文教育师资的教师教育学院,培养卓越中文教师和未来中文教育家;推进“新汉学计划”,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发起成立世界汉学家理事会,培养青年汉学家。
新时代“三步走”战略部署
新华社:发展至今,北语学科已涵盖文学、教育学、法学、工学、经济学等学科门类。当前,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是什么?
刘利:新时代北语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语言大学。我们有新时代“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步,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学、研究并重,以语言学科为引领的国内高水平多科性大学;第二步,到2035年,学校成为国内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大学,步入国际知名大学行列;第三步,到2050年,整体办学实力和影响力跻身世界优秀大学行列,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社会发展和国家富强的进程中贡献度更加彰显,把学校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语言大学。
面向未来:打造国际中文师资高地
新华社:面向未来,北语将如何在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刘利:面向未来,北语将继续坚守初心、践行使命,紧紧围绕“提升中文国际影响力、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推动世界文明互鉴”三大根本任务,巩固学科优势,强化办学特色,提升国际中文教育服务国家外交战略的能力;紧紧围绕服务“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两个“共同体”建设,完善学科专业布局,整合学术资源,提升语言文字工作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的能力;紧紧围绕“多科性”“有特色”“研究型”三大发展目标,着力加强内涵建设,有序拓展学科外延,提升学校育人能力和整体办学水平。
具体来讲,我们将继续紧扣国际中文教育这一核心事业,以教师教育为龙头,以智慧教育为羽翼,打造国际中文师资高地;围绕文化传承传播与跨文化交流对话、语言认知与脑科学、语言资源开发与保护、语言智能与应用等国家发展所急需的课题,进一步攻坚克难,建设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的学术重镇;大力普及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推进语言政策标准研究,守护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还要围绕中华文化阐释和国际传播这一核心任务,借助区域国别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经济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力量,以学科交叉研究推进国际传播实践,提升中文国际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以语言相通促进民心相通。发挥北语的特殊优势,以学术为纽带,联合世界各国汉学家力量,打造一支中华文化创新阐释与国际传播的生力军,服务国家战略,弘扬人类共同价值。
我们还会持续加大力度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和知华友华的国际人才,在基础学科、前沿学科和交叉学科等领域,建设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创新培养模式;科学设计以“语言+”为核心的复合型、创新型中外学生培养体系,构建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国际学生教育为特色的育人新格局;以实践为导向,培根铸魂,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更多知华友华的高素质国际人才。
-
黄金价格持续大幅走低 北京周末多家金店人气旺
金价下降叠加国庆传统婚庆旺季的到来,带动黄金饰品和投资金条的消费热,上周末,北京多家金店内迎来不少“淘金”客。”、
-
水质水生态状况向好 "桃花水母"频现京城水域
桃花水母对水质要求极高,频频现身北京水域,标志着北京水质改善和水生态健康状况持续向好。
-
据调查成果 北京市湿地面积已达6.21万公顷
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北京市湿地保护条例》实施十年来,本市湿地生态质量逐步改善,全市湿地面积已达6.21万公顷,助力北京成为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首都之一。据市园林绿化局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处处长张志明介绍,《北京市湿地保护条例》于2013年5月1日起实施,将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北京湿地日”。
-
北京中轴线申遗十年 现存古树名木7000余株
一树具一态,巧与造物争。在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范围内,生长着妙态千姿的古树名木,它们与古建筑相互映衬,彰显出东方风韵的古典美。
-
昆玉河两岸将增21座下河梯道 享受水生态治理成果
黄昏时分,昆玉河畔,树影铺地,晚风轻拂,花草摇曳,人们三两成群,有的散步闲谈,有的河边垂钓,还有的在树荫下跳舞、做操锻炼,闲适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