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8日)迎来第十个“北京湿地日”,市园林绿化局在永定河休闲森林公园举办“依法保护修复湿地,提升湿地生态质量”主题宣传活动,现场公布了“首都市民最喜爱的鸟”评选结果,北京雨燕、大鸨、大天鹅等30种鸟类受到市民特别青睐,同时还放归了4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包括红隼和燕隼各2只,以及1只北京市一级保护动物白鹭。记者获悉,《北京市湿地保护条例》实施十年来,本市湿地生态质量逐步改善,全市湿地面积已达6.21万公顷,助力北京成为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首都之一。
“雨燕是最富有北京特色的鸟类之一,具有杰出的飞行能力,在北京高大建筑物上集群营巢,繁殖之后到非洲越冬,每年迁徙距离超过3万公里。”“大天鹅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类之一,迁徙季节在北京比较常见,优雅、漂亮,已经引起公众普遍的热爱……”在主题宣传活动现场,“首都市民最喜爱的鸟”评选结果揭晓,北京雨燕、大天鹅等30种鸟类榜上有名。
记者了解到,此次评选活动于今年4月启动,十余万人次参与投票,总票数达39万。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野生动物保护领域专家开展了科学论证,确认这30种鸟类均为北京地区有自然分布、大众喜闻乐见且有一定生态或文化价值的物种。市民可关注“首都园林绿化”和“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手机上即可了解获选鸟类的信息,聆听鸟儿叫声,学习科普知识,观看精彩野生动物视频。同时,“首都市民最喜爱的鸟”代言人征集计划正式启动,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及社会团体为这30种鸟类代言,共同讲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故事。
据市园林绿化局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处处长张志明介绍,《北京市湿地保护条例》于2013年5月1日起实施,将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北京湿地日”。今年是《条例》实施十周年,也是第十个“北京湿地日”。十年来,共有47块湿地列入市级湿地名录,总面积达2.7万余公顷,占全市湿地总面积的46%。“十三五”以来,累计恢复建设湿地1.2万余公顷。在中心城区,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推进小微湿地和雨洪湿地建设,完成了西城区西海湿地公园、亚运村小微湿地建设;在平原地区,城市副中心、新机场、永定河流域等重点区域,建设大尺度森林湿地,构建“林水相依、林水相融、蓝绿交织”的自然生态系统,解决“绿而不活”“有林无水”的问题;在生态涵养区和京津冀交界地区,推进延庆野鸭湖、密云穆家峪、大兴长子营等湿地公园建设,加强湿地生态保育,进一步优化湿地生态功能。
根据2020年度“国土三调”调查成果,按照《国际湿地公约》口径统计,全市湿地面积已达6.21万公顷,较2008年第一次湿地资源调查增加了1.07万公顷。湿地为北京近50%的植物种类、76%的野生动物种类提供了生长栖息环境,助力北京成为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首都之一。
张志明表示,“十四五”期间,本市将以温榆河公园、南苑、康庄森林湿地以及沙河等湿地公园建设为重点,加大湿地保护修复力度,利用有限空间,加强小微湿地修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优化整合,保护好鸟类重要栖息地。(记者 王斌)
(原标题:昨迎第十个“北京湿地日”北京雨燕、大天鹅等30种鸟类获评“首都市民最喜爱的鸟” 全市湿地面积已达6.21万公顷)
-
据调查成果 北京市湿地面积已达6.21万公顷
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北京市湿地保护条例》实施十年来,本市湿地生态质量逐步改善,全市湿地面积已达6.21万公顷,助力北京成为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首都之一。据市园林绿化局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处处长张志明介绍,《北京市湿地保护条例》于2013年5月1日起实施,将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北京湿地日”。
-
北京中轴线申遗十年 现存古树名木7000余株
一树具一态,巧与造物争。在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范围内,生长着妙态千姿的古树名木,它们与古建筑相互映衬,彰显出东方风韵的古典美。
-
昆玉河两岸将增21座下河梯道 享受水生态治理成果
黄昏时分,昆玉河畔,树影铺地,晚风轻拂,花草摇曳,人们三两成群,有的散步闲谈,有的河边垂钓,还有的在树荫下跳舞、做操锻炼,闲适惬意。
-
三区发布公告 3700多套公租房本周起配租登记
大兴区开展了面向城市低保等特殊困难家庭的专项配租,房源共计151套。通州区也将开展对上月配租后剩余房源的配租,涉及房源1060套。
-
北京城市副中心18日举办2022运河赛艇大师赛
参赛队伍在10公里折返追逐赛开始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