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落地全国突破性政策42项、全国标志性项目61项、向全国复制推广改革创新经验34项、2022年“两区”项目库新增入库项目5794个……昨天(23日),记者从“两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两区”建设两年多以来收获累累硕果,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开放动力持续增强。
惠企福利多“报备即批准”试点企业达190家
“两区”建设启动后,首年“跑出加速度”,国务院批复方案中的任务落地实施达90%以上;次年“增强显示度”,在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示范评估中名列参评省市首位……发布会上,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市“两区”办专职副主任刘梅英细数“两区”建设以来获得的优异成绩。
随着产业开放层层递进,惠企政策也不断迭代升级。据刘梅英介绍,“两区”建设以来,一批突破性政策持续落地,支持人类遗传资源服务站在京开展业务、在京设立国家金融科技风险监控中心、落地汽车平行进口试点等一批国家事权政策获批。同时,高含金量政策试点扩面。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政策减免税额增长近2倍,高新技术企业“报备即批准”试点企业达190家;知识产权保险试点覆盖全市472家企业的4818件专利,保障额超50亿元。
服务能力棒
全面施行“六单”政策管理
海淀组团获评知识产权服务领域特色服务出口基地、顺义组团聚焦“临空+保税”特征,推动波音维修基地、博乐德艺术空间等特色产业项目落地、朝阳组团第四使馆区总体建设方案获批,国际化要素聚集度增强、通州组团绿色金融成效显著……各区组团成果丰硕,差异化发展异彩纷呈。“说明园区开放重心下沉,服务企业能力提升。”刘梅英总结道。
招商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据悉,丰台区建立产业招商地图,经开区搭建境外招商平台,石景山组建现代创新产业基金。同时,各区全面施行政策清单、空间资源清单、目标企业清单、企业诉求清单等“六单”政策管理模式,为企业提供管家式服务。
功能性平台作用凸显,大兴组团搭建“京贸兴”新型国际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带动8家离岸贸易企业落地;朝阳组团成立RCEP创新服务中心,帮助企业便捷享受关税优惠政策红利;昌平组团打造飞镖国际创新平台项目,已入驻12家生物医药企业。
动能再释放
重点推进“一五一六三”
“下一步,重点将围绕一条主线、聚焦五个要素、提升一批园区、完善六项机制、强化三方面保障推进。”刘梅英介绍2023年北京“两区”建设的重点规划。
她介绍,围绕“一条主线”,即“高质量发展主线”,突出“两区”建设服务构建具有首都特点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进一步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推出一批创新举措。同时,围绕科技、数字经济、金融、生物医药、商贸文旅、专业服务、航空等服务业重点领域集中发力,加大全产业链开放力度。聚焦五个要素,即人才、知识产权、投资、贸易、国际收支,推动创新举措与平台落地相结合,更好实现从制度创新到功能提升。
园区是“两区”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两区”建设成效展现的重要窗口。刘梅英表示,全市各区都明确了“两区”建设的重点承载园区,今年将分层分类推动重点园区(组团)提升。通过“两区”建设为园区的发展进行形象赋能、场景赋能、资源赋能。在做好“内功”的同时,推动园区与国内外自贸园区、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联动发展。
完善六项机制,即从巩固完善制度创新的体制机制入手,建立政策制度创新项目化管理机制、政策创新迭代升级机制、市区协同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多元立体的宣传推介机制、与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安全保障机制、点面结合的评估督查机制。
强化三方面保障,即坚持和加强党对“两区”建设的全面领导、强化“两区”运行保障、激发干事创业活力。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两区”建设取得新成效。(实习记者 夏骅)
(原标题:惠企政策升级 服务能力提升“两区”建设交上亮眼答卷 向全国推广34项改革创新经验)
-
服务能力提升“两区”建设交上亮眼答卷
刘梅英表示,全市各区都明确了“两区”建设的重点承载园区,今年将分层分类推动重点园区(组团)提升。
-
29只小天鹅“驾临”南海子公园歇脚
今年迁徙季开始后,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的监测人员杨峥、陈颀,一直负责南海子区域。
-
中国作协“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名刊名社拓展计划启动
2022年,中国作协启动“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
-
中疾控专家:没有发现XBB.1.5致病力增加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2月2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我国在新冠病毒变异株检测中如发现首次报告、重点关注的国际流行毒株,都会进行感染个案调查、核心密接调查,并开展风险研判,一旦发现传播力、致病力或毒力增强的新型变异株,及时按照相关方案采取措施。
-
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3)将于9月在京举办
李小鹏表示,论坛举办期间还将宣布成立全球可持续交通创新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