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赶紧联系师傅,这车下午还有接送安排,抓紧时间。”5月10日,劲松街道医疗保障组工作人员周俊义在电话里反复叮嘱社工联系司机接诊。这段时间以来,他与同事几乎连轴转,忙着为封控区、管控区的居民协调就诊车辆,核实接诊医院信息,对接社区医生,让居民就医“生命线”更畅通。
“就医协调群”“劲松看病用车”“首汽叫车”“就医协调街道中心”,周俊义将4个工作群置顶,持续盯守着、统计着、答复着群内信息。“有时候一小时就收到20余条就医需求,为了不让信息遗漏,我们会紧盯群内信息,及时转发,等医生回复。”周俊义说道。
周俊义的电脑里,每天都有一份核实、汇总后“新鲜出炉”的居民外出就医需求表格,在这张表格里详细标注了居民姓名、年龄、联系方式、就诊医院、看病时间、接送车辆等信息。在众多就医信息中,他们需要初筛出第二天急需就医的孕妇以及有透析、放化疗等需求的急重症患者信息,并跟医院具体科室确认是否能接诊。
因为街道辖区封管区域多,居民接诊就医需求量大,街道医疗保障组的工作人员最忙的时候一天需要核实300多个就医单子。“居民弹窗情况、行程码、基础病、吃药禁忌、医院科室电话等都要核实。”夜晚的周俊义也保持“在线”,他连着几周没有回过家,吃住在单位,不管夜里多晚一有电话就接。“夜里不管几点都可能有突发情况,咱们得赶紧安排医生和患者电话沟通。”
街道租用的接送车和支援的车辆共有26辆,接送病人和社工陪同需要分派两辆车,面对“车少人多”的现实难题,工作人员需要“见缝插针”,随时调整安排。正是他们和医生的有效接力,确保了居民就医渠道畅通。(记者王广燕 通讯员张敏)
(原标题:劲松街道封管控区医疗有保障让居民就医“生命线”更畅通)
北京要闻
-
北京稳定产业链保抗原试剂生产
-
北师大举行“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活动 介绍防灾减灾研究成果
此前,由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同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重大自然灾害评估、救助与恢复重建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于今年3月完成验收。
-
城市活跃各色"大白"其实是医生、铁路职工、教师
-
劲松街道封管控区医疗有保障 让就医"生命"更畅通
-
今起海淀区连续三天开展核酸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