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几年,是大兴区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快建设社会宜居宜业新大兴的关键时期,是打造国家发展新的动力源,加快建设繁荣开放新国门的关键时期。12月24日,大兴区组织召开2021年金融工作座谈会,介绍了大兴区“十四五”期间营商环境及金融业发展政策,并重点强调了已经发布的《大兴金融发展新六条》中的亮点。大兴区表示,将持续做好金融机构服务管家,不断优化提升金融发展环境,促进实体经济与金融机构协调发展,为“风生水起在大兴”贡献金融力量。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大兴金融发展新六条》明确,对内外资持牌金融机构一次性入区奖励最高6000万元;对地方金融组织给予入区奖励,丰富区域金融业态;鼓励企业上市融资,最高奖励1000万元,北交所上市奖励600万元。此外大兴区还将加大对股权投资类机构奖励,支持区域产业发展;对持牌金融机构购买或租赁办公用房给予资金补助;对金融人才在办理落户、人才住房、子女教育、医疗服务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
据介绍,近年来,大兴区金融业态持续丰富。金融机构数量持续增加,在传统金融机构担当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的同时,地方金融组织不断壮大,优质股权投资类机构持续引入,成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补充。今年,大兴首家融资租赁公司获批,首家全资外资基金管理公司软亚信创成立并获批参与北京市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
在金融赋能“两区”建设方面,积极发展跨境金融业务,农行、中行等金融机构相继为大兴自贸区内企业提供跨境便利化服务。北京跨境金融区块链新场景试点在大兴自贸区率先落地,为区内企业开立NRA账户,确保企业跨境贸易顺利开展。
在持续推进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建设方面,数字人民币北京冬奥试点应用率先在地铁大兴机场线启动。大兴机场航站楼内商户实现数字人民币支付建设,拓宽数字人民币消费渠道,区内商户、门店升级使用数字人民币进行消费结算,提供全新消费体验和支付选择。
近年来,大兴区积极营造良好的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创新金融顾问机制,成立金融顾问团队和企业建立日常联系,梳理近百项普惠金融产品、20余只基金投资领域,为小微企业提供“陪伴式”精准金融服务,提升小微企业获得感。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发展,将智能风控技术应用到小微金融服务领域,政府性融资担保托底,小微企业贷款实现线上“秒批秒贷”。
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方面,大兴区通过“担保惠企兴六条”“企业首贷贴息”等惠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大兴区还丰富政银企沟通渠道,组织“融+”专场融资对接活动42场,畅通“大兴金融V服务”平台功能,超2.4万户企业可随时随地获得金融服务。
另外,大兴区还积极支持乡村振兴发展,打造“创业之家”、“金星庄”等多个金融资金支持宅基地试点示范项目。创新8个区域个性化险种,承保西瓜、蔬菜、肉牛等23个险种,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由“保成本”向“保收入”转变。
-
全方位支持 金融机构入驻大兴区最高奖励6000万元
未来几年,是大兴区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快建设社会宜居宜业新大兴的关键时期,是打造国家发展新的动力源,加快建设繁荣开放新国门的关键时期。在金融赋能“两区”建设方面,积极发展跨境金融业务,农行、中行等金融机构相继为大兴自贸区内企业提供跨境便利化服务。
-
取消驾驶室 地铁燕房线列车实现百分之百无人驾驶
12月24日一早,随着最后一辆拆除间壁门的燕房线“海豚号”列车从阎村北车辆段出发,这条国内首条采用自主知识产权、列车无人值守(UTO模式)全自动运营的轨道交通线路,率先实现了所有列车取消驾驶室的目标。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北京轨道运营公司了解到,截至目前,燕房线已平安运送乘客近2600万人次。截至目前,燕房线已安全平稳运送乘客近2600万人次。
-
北京市通州区城管持续开展“三类场所”防疫检查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变化,北京通州城管及时部署,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组织执法力量对全区“三类场所”(商务楼宇、商场超市、餐饮单位)继续持续开展防疫检查工作。
-
一七一中学教育集团两百余名教师、干部参与轮岗
今年11月,一七一中学附属青年湖小学迎来了来自地坛小学和安外三条小学的10位外校轮岗教师,同时该校也有10名老师轮岗到这两所学校。除了与合作校间的轮岗,一七一中学教育集团自2014年与青年湖小学形成九年一贯制后,集团内中学、小学教师间交流轮岗已成为常态。
-
脱贫攻坚等入题 研考首日15.4万余名考生在京答卷
昨天上午,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拉开大幕,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考点,考生们有序验证进入校园考点。7时30分,天空泛起鱼肚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南门,工作人员仔细查验每一位考生的入场凭证:“请出示身份证、准考证、健康承诺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