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历史风貌 创新保护模式 文化带亮出京味儿故事
2022-07-21 08:37:55 来源: 北京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西海湿地公园里荷花盛开。记者 王海欣摄

  什刹海西海历史湿地景观风貌恢复,琉璃河遗址保护取得突破性进展,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五年来,在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一核一城三带两区”总体框架下,大运河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上,新亮点不断呈现。

  7月25日至26日即将举办的北京文化论坛上,三条文化带上的京味儿故事将在以“传承历史文脉 增强文化自信”为主题的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分论坛中娓娓道来。

  老舍笔下的什刹海风貌重现

  大运河文化带上,什刹海西海湿地公园里,柳林环堤,千顷荷花,芦苇丛丛,水鸭为群,蝉声鼎沸……老舍笔下的老北京什刹海,如今风貌重现。

  “我们营造了约2万平方米的水生种植区,包括荷花种植区、菖蒲、芦苇区等,水生植物50余种,其中仅荷花品种就多达30余种。”站在成片盛开的荷花前,蓟城山水集团西海湿地负责人李慧介绍,园内不仅植物景观赏心悦目,还新增500平方米的野鸭岛和2个约800平方米的生态浮岛区,通过丰富的水生植物群落及多种鸟类生境的营建,共同构建出城市湿地的生态系统。“现在,公园里经常能见到绿头鸭、鸳鸯等野生鸟类,像黑天鹅这样在市区不常见的鸟类也曾到访。”

  近几年来,什刹海西海通过拆除违建、疏通堵点亮出岸线,还湖于民,让西海“静”下来。西海湿地全线共新建7处总计1000平方米的环湖观景栈道,成为市民休憩观景的亲水之地。

  一条千年古运河,讲述着传承与发展。

  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加强。万寿寺周边搬迁腾退顺利完成,八里桥实现功能性退役,“三庙一塔”恢复古建筑历史格局,一批重点文物得到保护。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加快建设,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一期实现开工,路县故城遗址公园一期已具备开园条件。

  大运河沿岸,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北运河(通州段)综合治理主体工程完工,萧太后河(朝阳段)全线河道实现贯通;持续开展亮马河综合治理工程,国际风情水岸建成了约80万平方米的景观廊道……大运河北京段涉及断面实现全面监测,主要河段水质已基本达到水环境功能区要求。

  今年,大运河博物馆(首博东馆)、城市副中心图书馆、城市副中心剧院三大文化设施主体结构已全部封顶,未来将成为大运河沿线文化新地标。这条流淌着的“发展之河”,生生不息。

  琉璃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建

  从距今50万年以上的人类历史遗存点周口店遗址,到3000年前的“北京城之源”琉璃河遗址,再到距今800余年北京建都之始的金中都遗址……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历史更加悠久。

  琉璃河考古工作站文物陈列室里,收藏着琉璃河遗址考古的新发现:一套青铜尊、青铜卣和青铜爵组成的青铜礼器组合,器内珍贵铭文实证了北京3000余年建城史;一件青铜簋纹饰与40多年前出土的圉簋纹饰相同,两器重聚首,进一步证实了西周的名、字制度;还有一件铜鼎底部保存了几块羊的骨骼,为考古人员研究西周祭祀和殉葬制度提供了重要依据……

  “2019年琉璃河遗址考古研究工作启动以来,遗址发掘面积达1000余平方米,发现众多西周时期的遗迹、文物,北京城的城市之源在考古发现中不断得到证明。”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院长郭京宁说,在前期墓葬区考古发掘的基础上,今年,考古人员将开启对遗址宫殿区的考古发掘,目前正在进行前期的调查和勘探,“我们将进一步摸清重要遗存的分布与保护现状,为科学阐释和展示琉璃河遗址整体格局、历史沿革和社会面貌提供依据。”

  以考古成果为依据,琉璃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全面开启,城址区内的城墙及城壕遗址、宫殿区、祭祀区、墓葬遗址区等都将作为重点展示区域,一系列考古研究成果有望在不久的将来与公众见面。

  不止琉璃河,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多处遗址保护都取得突破性进展。

  本市推进《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编制,完成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猿人洞)保护建筑工程,正式向公众开放;推进《金中都城遗迹保护规划》编制,实施金中都城墙遗址考古工作,开展金中都城遗址公园概念性设计。三山五园地区整体保护将进一步加强,推动遗产整体环境风貌恢复提升;三山五园还入选了首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一系列保护重点工作提速,三山五园艺术中心主体结构实现封顶。

  本市还持续推动建党、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三大红色主题片区建设发展;组织实施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卢沟桥宛平城保护修缮等重大文物保护工程和周边环境整治工程,统筹协调推动“进京赶考之路”保护利用。

  历史遗存也将释放新活力。本市以服务保障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利用首钢工业遗存改建国家冬训中心、滑雪大跳台等场馆设施;改造首钢三高炉为高端秀场和展览中心;以首钢工业遗址公园为核心打造北京冬季奥林匹克公园。门头沟琉璃渠村停业厂区转型建设的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计划今年内开园,将促进琉璃烧造非遗技艺的传承和保护,满足故宫、颐和园等重要文物古建修缮需要,开发“非遗+”特色文化产品或服务。

  探索长城保护的“北京经验”

  在北京,长城保护不是论长度修缮,而是空间范畴的整体保护和合理利用。数据显示,北京长城文化带贯穿北京北部生态涵养区,约占北京市域面积的30%。近年来,本市更是将长城作为遗产保护和文化带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形成以遗产保护为核心、长城文化带保护发展为主题、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重点的北京长城保护新格局。

  盘踞在山林里的长城,每年都会启动抢险修缮工程。截至今年6月,50项长城抢险加固工程已组织实施。修缮过程在坚持“最小干预原则”的前提下,透着“新”意。箭扣长城脚下已挂牌成立全国首个长城保护修复实践基地,箭扣长城和大庄科长城开展研究性修缮,通过考古发掘、地质勘探、勘察设计、数字化跟踪等步骤和手段,不断探索长城保护修缮可复制、可推广的“北京经验”。长城沿线6个区都已建立长城保护员队伍,488名长城保护员织成了一张全覆盖、无盲区的长城遗产保护网络。

  这些都是进行时,还有未来时。本市持续探索长城保护长效机制,出台《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建设保护规划》及实施方案,编制长城沿线马兰路、古北口路、黄花路、居庸路、沿河城5大重点组团规划。八达岭世界遗产核心展示区,慕田峪—箭扣、古北口—司马台、将军关—黄松峪、沿河城—黄草梁等一系列特色文旅融合示范区将逐渐亮出来。融“交通、文化、体验、游憩”于一体的“京畿长城”国家风景道将建成。另外,文物部门与高校合作,打造北京长城文化研究院,助推北京长城文化带及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促进长城科学保护、合理利用,探索长城文化保护利用的创新之路。(记者 李祺瑶)

  (原标题:复活历史风貌 创新保护模式 三条文化带亮出京味儿故事)

+1
【纠错】 责任编辑: 毕尚宏
北京要闻
颜料会馆“有戏”
颜料会馆“有戏”
北京:艺术体操伴我过暑假
北京:艺术体操伴我过暑假
《故宫怪兽谈》系列6册新装发布
《故宫怪兽谈》系列6册新装发布
温榆河公园飞来东方白鹳
温榆河公园飞来东方白鹳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8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