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27日电(记者张漫子)“我国森林覆盖率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2%提高到目前的23%,森林蓄积量已超过175个立方米。同时我国是全球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占据全球人工林面积的25%左右。我们大量的植树造林提升了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25日,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朴世龙首先登上格致论道讲坛。他与其他六位科学家先后围绕精算二氧化碳、工业减排、碳卫星监测、生态固碳等主题,讲述他们面向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在各自研究领域的求索之路和攀登故事。
图为中国科学院格致论道讲坛双碳专场“‘碳’索之路”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
朴世龙说,由于中国的人工林目前主要为中幼龄林,比老林具有更大的碳汇潜力。因此与欧洲和美国相比,中国的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潜力更大。“但长期而言,我们要知道,生态系统碳汇就像一个容器,处于一个不断被装满的过程。我们必须把这个容器弄大,进一步综合研判‘在何时造林’以及‘在哪里造林’等问题,尽可能把碳汇的窗口期的时间延长。”
在朴世龙分享他们如何计算生态碳收支、摸清中国“碳家底”之后,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毅从另一个视角讲述了中国碳卫星如何洞悉“碳足迹”的科研故事。
2016年,中国成功发射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TanSat,在全球二氧化碳监测里发出“中国声音”。
碳卫星的目标不仅要看得清,还要看得准、看得全。“通过前期十年的工作我们揭示了卫星在监测碳排放、甲烷排放以及生态系统吸收方面的作用,接下来,我们用好这一探测手段,具备全球的监测能力,服务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刘毅说。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朱庆山则从“双碳”战略落实的角度,讲述了我国工业的低碳重塑之路。“想实现‘碳中和’,需要硬核的科技做支撑,不仅要解决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低成本和高稳定性及其大规模储能问题,还要解决电化学转化、流程耦合的转化问题,及其技术的突破。此外,还需要产、学、研、政、商、企的共同努力和标准、规划、法规的共同推动。”朱庆山说。
记者了解到,面向“双碳”战略重大科技需求,中国科学院2022年3月发布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行动计划,将启动科技战略研究、基础前沿交叉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新技术综合示范、人才支持培育、国际合作支撑等八大行动,具体实施18项重点任务,以实现从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到综合示范全链条布局。
-
新华全媒+|北京中小学、幼儿园陆续返校返园
伴随着夏日的小雨,北京市中小学生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校园。
-
七位中国科学家讲述他们的“碳”索之路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朱庆山则从“双碳”战略落实的角度,讲述了我国工业的低碳重塑之路。
-
今年盛夏预计极端天气偏多
-
北京市住建委:小区卡口查验明确“四个不得”
-
北京中学生小学生今天终于返校了 孩子和家长兴奋得一宿没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