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9日电(记者张漫子)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与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近日联合发布的《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白皮书(2021)》显示,2020年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收入合计15420.8亿元,同比增长13.9%。
近年来,北京充分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示范引领作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成果卓著。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北京文化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精品内容创作鼓舞人心,创新业态层出不穷,产业抗风险能力与应变能力不断提升,开创了复苏与创新并进的发展新局面。2020年,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量5557家,同比增长5.8%,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5119家,同比增长6%;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资产总计24947.4亿元,同比增长23.5%。
产业结构方面,北京文化核心领域收入占比约九成,数字内容产业发展迅猛。白皮书显示,2020年,北京市新闻信息服务、创意设计服务、内容创作生产、文化传播渠道四大行业领域收入占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总收入的89.7%。数字内容生产增速最快,全年规模以上内容创作生产领域实现收入合计3069.9亿元,同比增长达47.6%。
在科技创新和变革推动下,顺应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需求的新业态蓬勃兴起,“云看展”“云演艺”“云视听”“云旅游”等新模式不断涌现,文化类直播、沉浸式体验项目精彩纷呈。2020年,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中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9160.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61.3%。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互联网”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952.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59.9%。
投融资方面,北京文化企业近年来整体实力不断增强,文化科技型企业发展强劲。“十三五”期末,北京上市文化企业占全国三成,新三板挂牌文化企业占全国三分之一,文化领域独角兽企业占全国一半左右。2020年北京新增上市文化企业14家,首发融资规模372.6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5.6%、667.7%,创下近20年来北京新增上市文化企业数量的新高峰。全年共发生融资事件378起,占全国的21.2%,资金流入规模达616.82亿元,占全国的22.7%。数字文娱独角兽企业数量占全国近六成。
-
“河长制”唤得水清岸绿
水面宽阔、水体清澈,在“河长制”的助力下,本市河湖水环境进一步提升。随着潮白河水域面积不断增加,向阳闸、顺义段等发现了白鹭、苍鹭等水鸟栖息,河道中野生鱼类及水生植物群落也逐渐丰富。
-
北京金融改革创新亮出新名片
一年前,中国证监会正式复函北京市政府,同意北京率先开展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简称“份额转让试点”),由此翻开北京金融改革创新发展新的一页。北京股权交易中心最新数据显示,试点第一年,交易规模稳步提升,截至目前已完成11单基金份额转让交易,交易规模达10.39亿元。
-
“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更新
昨天,白塔寺旁东西岔胡同改造提升后全新亮相,红墙竹影、和谐有序。针对公共空间缺失、胡同停车杂乱、业态低端无序等问题,西城区在2020年正式启动东西岔胡同保护更新工作。
-
北京市试点门诊慢特病治疗费跨省直接结算
北京试点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工作日前启动,首批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两家医疗机构,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治疗、肾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5个病种。市医保局介绍,本次试点门诊慢特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治疗、肾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5个病种。
-
中考体育总分增加到70分
类运动能力2侧重个人项目,内容包括体操双杠组合I(男)、体操双杠组合II(女)、体操技巧组合I(男)、体操技巧组合II(女)、健身长拳套路、健身南拳套路、100米游泳,考生任选1项,占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