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违腾出的体育公园内,突然多了几排口罩、外套挂钩;街边原本孤零零无遮挡的座椅,特意增建了遮雨凉亭和家风家训语录墙……今年,北京城市副中心为背街小巷启动动态治理,在细节处做“民生加项”。年底前,城市副中心老城区范围内81条背街小巷将全部完成“精治类”精细化提升。
今年5月,利用拆违空地建起的“果园体育公园”内多了几个看似不起眼、利用率却颇高的小玩意儿——挂钩。2020年初,“果园体育公园”正式向市民开放,每天都吸引大量市民到公园运动娱乐。今年开春后,街道工作人员在巡视过程中无意间注意到,公园篮球场的铁质围栏上,东一个、西一个挂上了口罩、外衣等物品。凑近细看,围栏的孔洞上,被居民歪歪扭扭拴上了几个自制的S形弯钩,口罩、外衣等物品就挂在弯钩上。原来,到球场打球、跑步、健身的市民进场后,有时会顺手将口罩摘下,或是脱掉外套、摘下书包,然后再开始运动。但空荡荡的篮球场里,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脱下的衣物根本没地方放。为了图方便,附近居民就用彩色铁丝自制了几个S形弯钩,拴在了篮球场的铁质围栏上,专门挂口罩、衣物和书包。市民有需求,街道立刻行动起来。不光采购了一批可承重的金属挂钩,分散固定在了篮球场四周,专供大家悬挂衣物和书包,同时还在篮球场内安装了可供休息的座椅。小小挂钩,一下子解决了健身爱好者的大问题。
同样动态的“民生加项”,也出现在2020年被评为“北京最美街巷”的梨园中街一巷内。今年,一次征民意的活动打开了居民的话匣子。有居民提出:“小巷整治后,虽然增加了几处迷你口袋花园,但街边的座椅都是露天摆的,头顶上连个遮阳的东西都没有。”有居民则提出:“这条小巷附近有小学、有中学,是孩子们上下学的必经之路,能不能在环境整治的基础上,再进行一下文化提升?”居民诉求,有求必应。今年秋天,由20多名社区党员捐款建成的“最美家亭”出现在了小巷路边,日夜为居民挡风遮雨。而社区则向数百位居民征集来好家风、好家训,加以提炼,篆刻在竹简造型的装饰条上,口袋花园原本光秃秃的砖墙,摇身一变成了“居民家风家训语录”墙,为小巷平添了文化味儿。
背街小巷整治提升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2020年底,司空分署街和西塔胡同的交叉路口处,利用拆违腾退空间,新建起一处口袋花园。园内依着起伏的地势植树种花,并用粗糙的毛石搭起一圈挡墙。口袋花园建成了,城管委的工作人员却发现,50厘米高的石头挡墙上,经常坐着休息的行人,连旁边种植的花草都被踩坏了。坐在硬邦邦的挡墙上,不硌得慌吗?调研一番,工作人员恍然大悟,原来,公园中缺少休憩座椅,游客想观景赏花,往往就近坐在了贴近绿植的挡墙上。今年9月,几处舒适的座椅被补入园内,休憩观景的游客再也不用“上墙找座”了。
通州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经过两轮三年计划,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整治成果。到今年年底,副中心老城区范围内81条规划稳定的背街小巷将全部完成“精治类”精细化整治提升。通州区城管委环境建设管理科工作人员郭娜表示,今年以来,副中心通过走访、日常检查、梳理市民热线反映问题等形式,开展背街小巷“动态治理”。对已经整治完的背街小巷,要保持街面干净卫生;在环境秩序方面,要规范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治理井盖异响噪音;在便民方面,要根据民意适时增加休闲座椅、健身器材;在环境问题动态清零方面,要补种绿植枯株、清理立面脏污、粉刷设施锈蚀……像为运动场加装便民挂钩、为街边座椅增建遮雨凉亭等具体的“民生加项”,就是通过动态治理,让背街小巷既能“整得好”,也要“守得住”,还能“一直美下去”。(记者 张楠)
-
“菊花小镇”邀市民品尝菊花火锅
一朵朵淡雅的菊花,可切丝拌馅儿,也能做点心、涮火锅。菊花可鲜食、泡茶,也可焖、蒸、煮、炒、拌、炸,还能清涮火锅、切丝入馅制成“菊花饺子”“菊花点心”等。
-
玉泉山路引水渠完成生态治理
“三山五园”核心区最近再添新景。玉泉山路北侧的引水渠两侧完成生态治理,在提升景观的同时融入文化元素,进一步丰富了三山五园核心区的滨水品质和文化底蕴。
-
三季度老旧小区改造诉求清单公布
为更好回应居民对老旧小区改造需求,本市于年中建立申请改造诉求集中小区清单。清单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居民诉求集中且不在全市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内的市属小区清单,二是居民诉求集中的中央单位在京小区清单。
-
缓扫落叶、不拔野草 公园景区最大限度保留秋景
踩着厚厚的松针散步,捡一枚枫叶作书签,与满地金黄的银杏叶合影……落叶缤纷,秋景美丽。在地坛公园银杏大道东侧,一片绿地上野草茂盛,深秋时节仍呈鲜亮的翠绿色很是好看,这是公园特意保留下的蒲公英。
-
永定路街道25个社区有了“坐班”律师
物业服务、遗产继承、投资理财……居民日常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法律问题,可找专业律师费用太高。” 今年8月底的一天,永定路街道三街坊东社区的5位居民建了一个微信群,把社区“专属律师”张朝拉到群里,咨询他车辆被砸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