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20年保护区种植鸟类“食源地”以来,每年冬季来野鸭湖越冬的鸟类数量和种类明显增加。
又到了候鸟迁徙季,近日,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食源地迎来大批绿头鸭,还有少量针尾鸭和斑嘴鸭在一起觅食。这是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食源地首次监测到大批绿头鸭。
野鸭湖首次监测到大批绿头鸭。方春 摄
绿头鸭属游禽,大型鸭类,通常栖息于淡水湖畔, 或成群活动于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不善潜水。
“冬季气温骤降,大部分湖面结冰,导致绿头鸭无法觅食,但是我们的鸟类食源地能为它们提供食物来源。”延庆区自然保护地管理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绿头鸭来到野鸭湖觅食。方春 摄
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路线上的重要中转站,每到迁徙季,延庆都会吸引大量候鸟来为长途迁徙补充能量。
为保护候鸟安全越冬,完善食物链结构,维护区域生态平衡,2020年起,延庆区自然保护管理处开始在野鸭湖湿地内试验种植玉米、大豆等专门供鸟类、兽类等动物取食的农作物。同时,减少人工干预,最大程度保留农田的自然状态。这片农作物田也因此被命名为“食源地”,成为野鸭湖专门为越冬候鸟打造的“食堂”。
大批鸟类来野鸭湖觅食。方春 摄
从2020年至今,鸟粮田已经连续种了三年,规模从最初约310亩扩大到了现在的516亩,种植食源植物共6种,包括玉米、高粱、黄豆、谷子、向日葵、油葵,呈多块分布在湖区周围。
经监测发现,自从2020年保护区种植鸟类“食源地”以来,每年冬季来野鸭湖越冬的鸟类数量和种类明显增加,越冬迁徙高峰期单日监测各种鸟类数量更是达上万只,充足的食物为野生鸟类越冬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往年食源地监测到灰鹤、豆雁最多,今年由于鸟类食源地食物丰富,不仅有大群的灰鹤和豆雁栖息于此,还吸引了附近水域的大批绿头鸭前来觅食。
今年2月初,延庆野鸭湖湿地成功入选新一批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也是全市第一个国际重要湿地。作为特大型城市中稀缺的自然资源,野鸭湖湿地发挥着涵养水源、调蓄雨洪、降解污染等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水文功能、生态作用及保护价值,对于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发挥首都生态功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意义。(记者曹晶瑞)
(原标题:今年候鸟迁徙季 延庆野鸭湖“候鸟食堂”首次发现大批绿头鸭)
-
副中心新添一处网红艺术打卡地 5月将全面开业
记者了解到,试运营期间,包括市集大道、原色音画广场、好食街、有料儿后备箱市集等在内的2万平方米场地率先开放。
-
将变身生态绿洲 “清河之洲”预计主汛期前完工
此外,海淀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指出,除了“清河之洲”外,今年海淀区还将启动“清河之源”节点建设。
-
延庆野鸭湖“候鸟食堂”首次发现大批绿头鸭
这是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食源地首次监测到大批绿头鸭。
-
非遗传习所传承香道文化 免费向市民开放
昨天(21日),一个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体验、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公共文化空间——北京市朝阳香文化传习所,落地朝阳北路80号院,向市民免费开放,这里将成为市民学习和展示香道、传统插花、品茶、古琴等非遗艺术之美的好去处。
-
供地计划发布 重点向城市副中心和多点地区倾斜
2023年计划安排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为3190至3630公顷,与2022年基本持平,并继续向城市副中心和多点地区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