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将至,根据《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10月1日零时至10月7日24时对7座以下(含7座)载客车辆施行免费通行。普通公路以车辆通过收费站收费车道时间为准,高速公路以车辆驶离出口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
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昨天发布出行提示,国庆假期京郊公园景区、热门商圈出行量大,周边路网10时至12时、16时至18时可能出现短时车流集中、停车场出入口短时排队的情况。
市内短途郊游探亲为出行主流
今年国庆假期交通出行以市内、短途郊游、探亲为主,长途跨省出行量较低,总体交通压力低于往年,热门公园景区、休闲购物商圈、郊区酒店民宿等客流量较大,局部区域高峰时段交通压力集中。
假期期间,城市路网交通运行压力不大,总体处于基本畅通状态。
颐和园、动物园、西单等热门景区、商圈周边局部道路短时交通压力集中。城市公共交通客运量低位运行,旅游景点相关公共交通线路、车站客流量略有增加。城际进出京客运量处于显著低位,枢纽、场站总体客流压力不大。
高速公路总体交通压力不大,受免费通行政策影响,交通量较中秋假期和近期周末小幅增长。
前两日上午高速出京压力较大
10月1日、2日上午8时至11时主要高速出京方向交通压力较大,主要集中在:京藏、京承、京港澳、京开、京平、首都机场高速、京通快速等主要高速公路部分路段,出城方向车流高峰时段出现在10时至11时。
假期中期热门旅游景点周边公路交通压力集中。2日至6日古北水镇、八达岭长城、十三陵、居庸关长城、野生动物园、十渡、野三坡、潭柘寺、红螺寺、百里画廊、环球度假区等京郊旅游热门景点,周边道路车流量大,容易出现行车缓慢的情况。
京藏清河、居庸关收费站,京承主站、怀柔、宽沟收费站,京港澳杜家坎、长阳收费站、京开西红门收费站等16时至18时交通流量较大,可能出现短时排队情况。G108京昆线、G111京加线等普通公路景区附近局部路段高峰时段交通压力较大。
假期后两日进京压力大。6日、7日16时至20时将迎返程高峰。京藏、京承、京港澳、京新、京开、京平、首都机场高速等高速公路进京方向部分路段压力集中。京藏高速康庄、京港澳高速琉璃河、京沪高速应寺等检查站路段交通压力集中,可能出现排队情况。
连着9天机动车不限行
10月1日至7日为国庆假期,机动车不限行。
10月8日、9日为周六日,因国庆假期调休调整为工作日,机动车不限行,预计交通压力较为突出。早晚高峰期间,主要环路、联络线、高速进出城交通潮汐特征显著,交通压力持续集中,8时至8时30分、18时至18时30分压力最为突出。建议市民尽量错峰、绿色出行。
10月3日限行尾号开始轮换,一直到2023年1月1日,星期一至星期五限行机动车车牌尾号分别为1和6、2和7、3和8、4和9、5和0。
链接
国庆假期出行热点区域
国庆假期,京郊公园景区、热门商圈出行量大,周边路网上午10时至12时、下午16时至18时可能出现短时车流集中、停车场出入口短时排队的情况。
景山、香山、八大处、颐和园、圆明园、北海公园、动物园、植物园、环球度假区等为热门旅游点。
金源燕莎、西单大悦城、朝阳大悦城、石景山万达广场、花乡奥特莱斯、西红门荟聚、三里屯、合生汇、华熙、南锣鼓巷、蓝色港湾等主要商圈休闲购物出行热度高。
天安门、前门、东单、王府井等常态旅游热点地区游客量大,周边交通压力大、停车资源紧张,建议前往上述区域尽量选择绿色交通方式。(记者 孙宏阳)
(原标题:总体交通压力低于往年 热门景区商圈周边仍易拥堵 国庆假期出行以短近为主)
-
天通苑居民感受舞台上的身边故事
作为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公益惠民演出剧目,话剧《喜相逢》昨天和今天在昌平区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上演。
-
总体交通压力低于往年 国庆假期出行以短近为主
国庆假期将至,根据《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10月1日零时至10月7日24时对7座以下(含7座)载客车辆施行免费通行。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昨天发布出行提示,国庆假期京郊公园景区、热门商圈出行量大,周边路网10时至12时、16时至18时可能出现短时车流集中、停车场出入口短时排队的情况。
-
市卫健委:市二级及以上公立中医医院增至41所
昨天上午,市卫健委召开“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我们这十年”系列之中医药发展专题媒体沟通会,通报本市十年来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成效。全市拥有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3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54个,国家中医重点专科133个,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13个,居全国之首。
-
通州燃灯塔昨起对游客免费开放
昨天上午,通州区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燃灯塔和周边古建筑群)门口,预约参观的游客有序排起长队,等待进入景区。以“燃灯塔和周边古建筑群”开园为契机,通州区文旅局深入发掘本土文化,融入备受年轻人追捧的国潮风尚,将国潮文化市集融入景区。
-
北京公交线路10年增至1633条 到达准点率达74.4%
实时公交、定制公交、智能调度……从2012年到2022年,这些出现在北京公交领域的新名词,彰显着北京公交十年发展的新突破、新变化、新成果。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近200条干线构成了“棋盘+环+放射”的地面公交骨架网络结构,日均服务近200万人次远距离便捷高效出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