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5日电(记者张骁)北京中轴线古建保护与修缮离不开优秀工匠技师和传统技法,也需要借助科学技术全方位提升文物活化利用效能。在2022年服贸会上,北京建工集团与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签订科技保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助推古建遗产保护“活”起来。
继去年完成正阳门箭楼修缮工作后,即将于年内启动全面修缮施工的正阳门城楼是明清北京城内九门现存唯一的城楼,也是北京现存最完整、体量最大的清代木结构城门建筑,修缮难度和工作要求高。目前,在新建重大工程中得到长足发展的数字建造技术正逐步融入文保修缮工作,为正阳门城楼修复修缮插上“数字翅膀”。
北京建工古建团队负责人李万博介绍,通过数字技术扫描,施工人员可以清晰掌握建筑物病害或危险部位,为精细修复修缮提供方向。例如,如果建筑局部有一处空鼓,我们不用挖开看,扫描之后就能详细了解。此外,依托数字软件,可对修缮全过程进行图片与视频资料留存,这一方面利于现场施工管理,监测施工质量。另一方面也破解了传统施工图不易保存、易缺失的弊端,形成数据包和超链接后,为未来查验施工过程、负责人员和工作技法信息提供重要参考。
李万博透露,古建保护与修缮中形成的数字资产还可以再利用,为文保科研和展示提供便利。正阳门城楼里发现很多雨燕,这是北京一张文化名片。通过数字拍摄,可以更清晰掌握雨燕栖息、繁衍规律和迁徙路由,在古建保护利用中融入了生态保护内容。
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关战修介绍,北京中轴线申遗是用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重新审视古建修缮,首先要体现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因此,正阳门城楼修缮工作非常谨慎,能恢复历史的都会尽量恢复。但北京中轴线申遗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起点。数字技术的引用,将有效推进北京文化遗产的科技保护与数字化创新,以更丰富的形式保护、传承、利用好首都丰富的文化资源。
-
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插上“数字翅膀”
李万博透露,古建保护与修缮中形成的数字资产还可以再利用,为文保科研和展示提供便利。
-
北京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持续活跃
(专发北京频道)北京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持续活跃 新华网北京9月5日电(记者陈旭)基金份额转让交易规模突破60亿、一年股权投资案例超过2400起、股权投资案例数和投资额保持全国首位……这是北京金融业在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方面交出的答卷。
-
北京探索建筑师负责制高标准建设商品住宅
在展会期间,为进一步向社会解读高标准建设商品住宅产品体系,展示高标准商品住宅绿色低碳建设成果,北京市“建筑师负责制高标准建设商品住宅”产品发布会3日在首钢园会场举办。
-
迎接办学110周年:北京大学医学部举办2022年开学典礼
留学生露儿来自也门,从小就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 ‘但有路可上,更高人也行’,今年恰逢北大医学办学110周年,北大医学的厚道和担当精神将激励所有北大医学新人去攀登一座又一座医学高峰。
-
北京:返京返校后7日内不聚餐不聚会、不开展线下聚集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