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通州区潞城镇东刘庄村出了件新鲜事:每户村民每周可免费到车棚洗车一次。洗车用的可不是自来水,而是净水设备产生的“废水”。
在这项惠民举措实施之前,村里每天都有大约2吨“废水”排入下水道。产生废水的是村里的净水设备。“这机器每净化出1吨水,就需要排出2吨废水,简直太浪费了!”村党支部书记刘玉国算过账,东刘庄村子不大,有70余户村民,即便按每户每天在设备上接1桶净化水来算,每天就有140桶“废水”被浪费掉。
“过去我们种地浇水,要是渠口没看好跑了水,得懊悔好一阵子呢。”“这水看着挺干净,咱能不能想想办法利用起来?”村民们看水白白流走,很是心疼。村干部们找到相关部门,把“废水”样本送到专业机构进行检测。结果传回村里,大家很是兴奋——“废水”虽然不建议饮用,但并无有害物质,浇花洗车没有任何问题。
今年夏天,怎么用好净化设备排出的废水,成了村里人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方案也在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中,渐渐明晰起来。村里的2处净水设备,一处在村西头,靠近一处空地,“咱村虽然不大,但几乎家家有车,把这水收集起来给大伙儿免费洗车吧,也算是给村民们点儿‘福利’。”村委刘玉棠建议,另一处安装在村中央的净水机,则可以把“废水”收集起来用来浇灌村内的公共绿地。
“洗车时候竖着停,能同时放两辆。”“夏天阳光晒,得搭个棚子!”“冬天不用浇花,准备一辆抽水车,到时候把另一处水池的水运过来洗车用。”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敲定了大致方案,刘玉国、刘玉棠等村干部,又来到现场为蓄水池、洗车棚“量体裁衣”,细化实施方案。
经过几个月施工,蓄水池与洗车棚先后建造完毕,全村共建造了3个5吨容量的蓄水池,可容纳15吨废水。“这15吨水,我们想用出100多吨的效果。”刘玉国说。按照此前的设计,洗完车的水并不会直接排走,而是顺着装有海绵过滤器的地漏,流进藏在地下的沉淀池,开始一段循环利用的新旅程。有了地漏过滤器,清洗过车辆的“废水”混着泥沙和污垢,经过三个积水池的过滤、除臭后又变得清澈,可重复利用,再次用于洗车。“节约每一滴水,就是为环保贡献力量。”刘玉国说。(记者 陈强)
(原标题:潞城镇东刘庄村“废水”循环利用变宝贝)
-
通州区潞城镇东刘庄村“废水”循环利用变宝贝
这两天,通州区潞城镇东刘庄村出了件新鲜事:每户村民每周可免费到车棚洗车一次。”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敲定了大致方案,刘玉国、刘玉棠等村干部,又来到现场为蓄水池、洗车棚“量体裁衣”,细化实施方案。
-
越来越多居民爱上摄影骑行
通州多河富水,区内19条河流汇聚,再加上近年来的大力造林,“蓝绿交织”已经成为通州这片土地的新底色。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西集镇、潞城镇、马驹桥镇、于家务乡、张家湾镇、宋庄等涉农乡镇,都已陆续启动新型集体林场的建设工作。
-
“京华号”盾构机实现单月掘进542米
东六环改造工程西线隧道单月掘进进尺达到542米,月进尺首次突破500米纪录。接下来,盾构机将继续面临高密富水砂层掘进、地上高密集风险源掘进、隧道大体量内部结构交叉施工等众多风险与挑战。
-
宣武门地铁站周边公共空间将升级
市发改委近日批复了宣武门地铁站点周边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项目。项目将统筹站点及周边公共空间,新建出入口,合理划分场地区域,优化交通组织流线,增加市民休憩空间,打造站城融合示范工程。
-
海淀医保局率先试点“云交单”
正值年底报销高峰期,因疫情反复,海淀区参保企业中铁六局石家庄段分部无法进京递交单据,这让程女士犯了难。“云交单”服务是在“智能审核”基础上的又一次智能升级,将智能审核前置环节打通,彻底实现轻松动动手、拍拍照,一部手机全程网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