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29日电(张骁 刘品彤)历时两年多的建设,北京冬奥村以智慧、人性、健康的崭新面貌正式亮相,将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运动员送去东道主的关爱。日前,北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长利做客新华访谈,详细介绍这一工程的改造设计与未来规划。
新华网:2021年6月底,北京冬奥村就全面完工并交付北京冬奥组委使用,北投集团从接手施工任务到全面完工历时多久?从一纸蓝图到150万平方米的园区,经历了怎样的建设过程?
李长利: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北投集团就承担了奥运会设施建设和赛时保障任务。如今又承担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北京冬奥村的建设运营任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北投集团全称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资建设集团,目前在城市副中心承担项目超过155个,总投资约3800亿元。北京冬奥村总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由20栋住宅组成,位于奥体中心的南侧。北京冬奥村工程自2018年9月27日动工以来,北投集团精心组织,确保进度、质量和安全始终受控;科学优化方案,确保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工程成本综合效益最优;样板引路,确保施工质量。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北投集团党委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施工生产,做到两手抓两不误。
2019年7月28日,北京冬奥村地下结构提前封顶;2019年12月3日,北京冬奥村提前28天实现主体钢结构封顶目标;2020年9月12日,北京冬奥村外檐暨样板间同时对外亮相;2021年6月26日,北京冬奥村全面完工,交付北京冬奥组委使用。赛时,北京冬奥村居住区将为各国运动员及随队官员提供住宿、餐饮、医疗等保障服务,运行区主要用于代表团注册、办公、安保、礼宾等功能。
新华网:北京冬奥村在哪些地方彰显了北京特色和中国特色?
李长利:北京冬奥村的20栋建筑被分为六个围合式院落,这种四合院的设计就体现出了奥运文化和北京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通过围合和开放的空间变化,形成了楼楼有园、户户有景的社区归属感。
其中,运动员的住宅南北通透、户户朝阳,东西楼都建为配套服务楼,未来将会有咖啡厅、图书馆、健身房等配套设施。
在景观设计上,中心花园设计灵感来自于清代乾隆年间的中国传统冰上体育活动图卷《冰嬉图》,景观种植采用竹子、梅花等耐寒植物,营造踏雪寻梅的中国古典园林意境。入口大门和建筑立面采用提炼于中国传统建筑的格栅和斗拱纹样,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特征。
新华网:北京冬奥村为运动员提供了哪些便利设施和智能化服务?
李长利:北京冬奥村设计理念是以运动员为中心,突出冬奥会项目特点。针对冰雪项目运动员衣服、鞋子容易潮湿,专门设计了方便运动员烘干衣物和鞋子的区域。针对世界各国文化不同、生活习惯不同、信仰不同的运动员,为他们提供不同的餐饮、健身娱乐等服务。此外,还提供了交流沟通的公共空间,让运动员在非竞赛时间能够交流和休闲。
采用前沿技术,打造智慧型社区,拥有智慧安防管理、智能设备设施管理、智慧能源管理以及智能照明管理。多处无障碍细节尽显东道主关爱,赛时运动员在村内无障碍通行至各功能服务区域,室外园区三个出入口,均为无障碍出入口,园区导览图中注明无障碍游览路线。环形无障碍路径连接到每栋住宅楼,所有道路都不设置台阶,地面不采用嵌草砖、小料石等不便于轮椅通行的材料。室内家具的位置都方便乘轮椅运动员使用;扶手、开关等高度和样式方便一个手指操作无须抓握。赛时还开发建设了无障碍智慧服务平台,残奥运动员可通过手机APP进行村内无障碍路线导航,查看无障碍设施使用状况并进行预约。客房内,还可通过手机APP或智能控制面板实现对灯具、空调、窗帘的控制。
新华网:北京冬奥会实现了许多“第一”,北京冬奥村在建设理念和技术上有没有实现跨越与腾飞?
李长利:如果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倡导的健康建筑更多地关注低碳节能,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冬奥村更加突出“以人为本”,关注居住者的感受。在满足建筑功能、绿色建筑的基础上,着力提升建筑的健康性能,为居住者提供更加健康的环境和设施。“健康建筑”是近年来国际上最新提出的居住新理念,分10大体系,112项标准,包括空气、水、营养、光、运动、热舒适、声环境、材料、精神和社区等,为运动员营造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打造冬奥健康家园。
此外,作为2022年冬奥会奥组委后勤保障服务区,北京冬奥村13、14号地厂房改造凸显“节俭办奥、绿色办奥”理念。该项目位于北四环南侧,紧邻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是北投集团原来的办公场所,在改造过程中,最大程度利用老厂房已有结构,整个建筑既保留传统老厂房建筑特色,新建结构又与冬奥会赛事空间需求完美结合,既节约成本,也展示了冬奥会的文化传承。
新华网:未来,北投集团将如何进一步建设利用冬奥村,更好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
李长利:北京冬奥村位于北京市北四环内,北侧就是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国家速滑馆等,南侧7公里就是故宫,区域位置十分优越,到达各个竞赛场馆也非常便利。距离地铁10号线安贞门站、北土城站,地铁8号线奥体中心站的直线距离都在500米左右,交通便利。
北京冬奥村赛时作为运动员及随行官员居住的公寓,赛后则转换为北京市的人才公租房,面向符合首都战略的无房人才进行配租,不仅给在北京的人才提供居住服务,居住区内还配套了多种多样的服务设施,比如餐厅、健身房、游泳池等,保障赛后在这里居住的人才具有舒适、便捷的居住环境。
未来,这个区域有希望打造成朝阳区的第二个“三里屯”,相信也能成为北京市民的网红打卡地。
-
【对话冬奥建设者】李长利:北京冬奥村更加突出“以人为本”
历时两年多的建设,北京冬奥村以智慧、人性、健康的崭新面貌正式亮相,将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运动员送去东道主的关爱。日前,北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长利做客新华访谈,详细介绍这一工程的改造设计与未来规划。
-
止跌回升,未来猪肉价格走势如何?
专家分析,猪价超跌、冻猪肉收储提振以及短期消费支撑,是近期猪价回升的主要原因。业内人士提醒,我国生猪产能持续恢复,生猪存栏及能繁母猪存栏已逐步从供给偏紧恢复至正常年份水平,生猪价格已整体回落。
-
北京市发布猪价过度下跌一级预警
9月2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猪粮比价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国家已启动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预案》提出,本市将加强生猪和猪肉供给保障能力建设,强化产供销各环节政策措施协同联动,推进生猪和猪肉市场保供稳价。
-
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将于2022年1月7日举行
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将于2022年1月7日至9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举行,来自中央各出版单位和全国各地的参展单位将集中展示图书40万余种,还有众多新技术、新应用也将集中亮相。
-
“北京中轴线”数字展上线 助推中轴线申遗
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对话会27日至28日在京举办。对话会主题演讲中,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解读了“亚洲文化多样性视角中的北京中轴线”,引起与会代表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