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在中国农业大学启动,首批100名“头雁”学员正式入学。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今年4月,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实施方案》,提出用5年时间培育一支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队伍,带动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雁阵”,夯实乡村产业振兴人才基础。近日,北京市、天津市、青海省三省市首批启动该项目。
启动仪式上,“头雁”项目徽标揭牌,图案由“金色的雁阵”和“橙色的田野”构成。“金色的雁阵”寓意头雁项目的实施将发挥强大的示范带动作用;“橙色的田野”寓意在头雁的示范带动下,乡村各项产业将得到蓬勃旺盛的发展;徽标的外缘由绿色的圆环构成,寓意项目实施的健康性和可持续性。
“头雁”项目由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作为培育机构,将采取“4个一”培育模式,即累计一个月集中授课、一学期线上学习、一系列考察互访、一名导师帮扶指导,对带头人开展为期1年的定制化、体验式、孵化型培育。着力培养一批具有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新理念,掌握团队管理新方法,熟悉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模式,与现代乡村产业需求相适应,与乡村建设发展相协调的乡村产业振兴“领头雁”,形成“头雁振翅、雁阵齐飞”的创业带动效应,推动北京乡村创新创业和新业态新产业发展壮大。
首批入学的100名“头雁”学员,都是来自京郊乡村产业干得好、有潜力、能带动的典型代表。有60后蔬菜种植能手韩永茂、90后“农二代”见晖;有专注于绿色高端果品生产的“巧嫂”张亚利,也有帮桃农搭上互联网快车的“新农人”杨国栋、助推家乡板栗产业融合发展的“95后”企业家李思鹏……学员中,40岁以下的占76%,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9%。
在教学培养方式上,“头雁”培育的课程更注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中国农业大学创新导师制培养模式,采取在校内择优选拔、校外择优选聘的方式,为每名学员配备一名专业指导老师及校外第二指导教师,持续为其开展帮扶指导,提供扩大视野、更新知识的平台和机会,增强创业创新创造能力。北京农学院将重点推动体验式培育,将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北京实际和都市型现代农业特点,更加突出实用性、开放性、生产性、经营性和时代性,大幅提高学习实践在培训中的比重,通过学员互访、经验交流等方式,提升学员干事创业、联农带农能力。
市农业农村局将充分利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金融保险等政策,从吸纳参与涉农重大项目建设、职称评审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评优表彰、回访跟踪服务等方面,持续支持和引导“头雁”发展壮大、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记者 王可心)
(原标题:本市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育计划启动百名“头雁”入学农业高校)
-
北京市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启动
日前,北京市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在中国农业大学启动,首批100名“头雁”学员正式入学。
-
首体场馆群正式对外免费开放 可以通过公众号预约
首都体育馆冰场预约,可以通过“中国冰雪”公众号点击“场馆预约”完成程序即可。
-
北京市多项组合式税费政策帮助企减负近1400亿元
记者近日从市税务局获悉,截至7月20日,今年本市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近1400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863亿元,是去年全年的2.6倍。
-
多项数字服务“黑科技”8月底将亮相2022年服贸会
除了亮眼的产品,广联达还将带来一系列数字解决方案,如广联达数字新成本解决方案、广联达建设方智慧工地管理系统等,并发布《2022建设方数字化白皮书》等。”
-
视障学员参与有声演播培训 盲人就业增添新渠道
近几年来,有声演播逐步进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听书正在成为阅读的一种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