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馆内,为了帮助运动员更方便地进行训练和比赛,志愿者使用改装后的板车接送有需要的运动员进出场地,这一举措受到运动员称赞。 记者 武亦彬摄
北京冬残奥会昨晚正式落幕。在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带动下,“冷冰雪”正在变成“热运动”。在昨天举行的赛事总结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严家蓉透露,目前各个场馆都在积极筹备尽快向公众开放的方案,不少场馆计划“五一”前就对公众开放,“冰立方”计划在4月份开门迎客,让公众体验赛时真实场景,“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场馆,不仅属于运动员,更属于热爱运动的每一个人。”
赛区无障碍环境获高度认可
“从目前的情况看,‘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目标圆满实现,也兑现了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北京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张建东介绍,在场馆建设方面,北京冬残奥会使用5个竞赛场馆和23个主要非竞赛场馆,都是沿用冬奥会的场馆。这些场馆在规划设计和建设改造过程中,都充分考虑了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事的需求,特别是针对冬残奥会继续使用的场馆,更加注重无障碍环境建设,认真落实无障碍指南的规范标准。
考虑到冬残奥会参赛运动员以肢体残疾和视力障碍为主,北京冬奥组委努力从抵离、住宿、餐饮、交通、医疗等方面加强对残疾人运动员的服务。在赛事运行方面,竞赛项目场地根据残奥运动员特点和竞赛规则也都做了相应转换和调整,这些都通过了国际冬季残奥单项体育联合会的认证,竞赛器材按照冬残奥的标准进行配备。
“无论是参赛运动员、随队官员,还是国际残奥委会的大家庭成员,都对北京冬残奥会的场馆设施、赛事组织、赛会服务、疫情防控等给予高度评价,特别对场馆无障碍设施和赛区无障碍环境也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张建东表示。
直升机随时待命做好医疗保障
冬季运动的受伤率比较高,残奥运动员更要受到特别的医疗保障。北京冬奥组委专职副主席、秘书长韩子荣表示,北京冬残奥会执行与冬奥会基本一致的医疗保障标准,冬残奥村设置了综合诊所,3个赛区设置了38个固定医疗站,特别是在赛场区域安排了51个医疗站,“在延庆、张家口赛区,我们配备了救援和医疗转运的直升机,保证5分钟就能到达赛场上空,15分钟之内完成转运救治。”
考虑到残疾人运动员的特殊需求,冬奥组委在各个竞赛场馆和3个冬残奥村共设置7个轮椅假肢维修中心,累计为300多人次提供各类服务。
此外,场馆提供了可移动的车载CT机、方舱核磁机和数字X线机等大型医疗设备,还配备了100套AED一体机,可以支撑快速急救。此外,北京冬奥组委从北京市、河北省知名医院抽调了骨科、神经外科、创伤外科等上千名医学专家,服务于医疗保障工作。
为运动员营造“温暖”的家
作为冬残奥会举办期间运动员“温暖的家”,冬残奥村24小时全天候为运动员和随队官员提供服务。北京冬奥组委奥运村部部长沈千帆介绍,3个冬残奥村在做好基础保障服务工作的同时,尽量增加一些和运动员互动的活动,不仅能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还能让他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在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结束后,冬残奥村安排新晋“顶流”雪容融在村口迎接各国运动员回家,大家纷纷和可爱的吉祥物打招呼、合影留念。
赛事期间,工作人员开动脑筋、集思广益,上演了一场属于北京冬残奥村的“中国庙会”,跑旱船、飞镖气球、魔力套圈、巧手DIY、汉字文化、投壶挑战等多种丰富多彩的庙会游戏相继展现。运动员和工作人员一起讨论中国筷子文化,一起扔飞镖、写中国汉字、套圈投壶,一起拍照留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所有游戏道具都是工作人员利用废旧纸箱、泡沫板、手纸、五色布、筷子等材料纯手工打造,将“绿色办奥”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之中,在低碳节约环保的同时也能让运动员体验不一样的游戏乐趣。”沈千帆介绍。
不少场馆“五一”前开门迎客
赛事过后,普通市民如何参与到冰雪运动中?严家蓉表示,场馆赛后向公众开放,实际上本身就是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践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场馆的赛后利用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为此我们提出了场馆反复利用、综合利用、持久利用的北京方案,不仅多个2008年的奥运场馆得到充分利用,而且所有新建场馆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到了赛后的利用。”
冬残奥会结束后,北京冬奥组委将尽快完成技术设备等物资以及相关人员的移出工作,结束对场馆独家使用期,把场馆的使用和管理权移交给业主。
严家蓉说,具体到场馆的赛后利用,首先是积极地申办和举办高水平的赛事,这将带动场馆的后续发展,也会助力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其次是文旅和综合开发,比如延庆和张家口赛区将依托雪上场馆,打造“全季、全时、全域”的冰雪娱乐中心和避暑旅游胜地;首钢园赛后将以“北京冬季奥林匹克公园”的身份陪伴首都市民,使“双奥之城”北京拥有“双奥公园”。
许多场馆计划在“五一”节前就向社会开放,满足赛后大众冰雪运动的需求。比如国家速滑馆全冰面设计可以同时容纳2000人上冰,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在滑道下方三分之一处、比较缓的地方留出大众体验出发区。此外,延庆和张家口有很多的滑雪赛道,既有适合中高级滑雪爱好者的高级道,也有适合初学者的初级道。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所有场馆的无障碍设施标准都比较高,赛后这些无障碍设施也都会尽可能保留。”严家蓉补充道。(记者 任珊)
-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场馆将尽快对公众开放
” 考虑到残疾人运动员的特殊需求,冬奥组委在各个竞赛场馆和3个冬残奥村共设置7个轮椅假肢维修中心,累计为300多人次提供各类服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所有场馆的无障碍设施标准都比较高,赛后这些无障碍设施也都会尽可能保留。
-
“BEIJING”“北京2022”绽放鸟巢上空
昨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图为焰火表演。紫色花束从鸟巢上空喷薄而出,逐渐变成银色,和上空的雪花融为一体,寓意着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运动健儿9天的奋勇拼搏,书写出精彩人生。
-
爱的接力无缝衔接
记者从朝阳区获悉,公共区运行保障团队与观众指挥部、城市志愿者团队、场馆志愿者领域联动,为行动不便群体全程助行。北京冬残奥会期间,考虑到行动不便的观众增多,公共区无障碍领域将助行服务向外延伸,服务范围从公共区延伸到普通观众落客区。
-
中国代表团首次位列冬残奥会金牌奖牌双榜首
昨天下午,随着最后一场高山滑雪比赛的结束,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6个大项、78个小项的比赛全部结束。这次残奥高山滑雪、单板滑雪、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4个大项均获得金牌,雪上项目队共夺得17枚金牌、20枚银牌、22枚铜牌,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
今春候鸟迁徙高峰期来了 过境总量有望超6万只
” 12日中午,在官厅水库一带开展候鸟监测巡护工作的北京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李理兴奋地告诉记者。在官厅水库周边,巡护队员发现有人使用无人机拍摄候鸟,这会严重威胁鸟类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