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的旧鼓楼大街,更显露出浓浓的京韵。记者 方非摄
毗邻鼓楼西大街和中轴线的北延长线,承接着传统中轴与现代延长线的门户,也是北京老城保护和有机更新的重要节点,这就是京城著名的旧鼓楼大街。
昨天,记者从西城区两会获悉,旧鼓楼大街环境品质提升项目基本完成,北京核心城区又多了一条既浸透历史文化韵味又散发简约现代气息的老街。
漫步在刚刚亮相的旧鼓楼大街上,抬头一望,便可见海棠角样式、冰盘檐等多种风格搭配的建筑,呈现北京传统民居建筑风貌。恢复风貌重在细节,一个冰盘檐中透出匠心。什刹海阜景街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刘维岩说,整条大街60个点位建筑风貌的提升过程中,93%是通过“微修缮、微改善、微更新”完成的。
旧鼓楼大街位于什刹海-南锣鼓巷文化精华区,传统文化氛围浓郁。改造前,这里的历史文化形态被淹没了,聚集了一批不符合首都核心区功能的业态。今年年初,西城区启动了旧鼓楼大街环境品质提升项目,包括沿街立面保护提升、公共空间秩序重建重塑、交通秩序整治等,已初见成效。
这样的改造只是起点,如何帮旧鼓楼大街找回历史韵味成了什刹海阜景街建设指挥部的新课题。负责街面规划的北京建筑大学设计师梁建说,相较于地外大街的商业氛围,旧鼓楼大街以住宅为主。为了更好地展示北京传统民居建筑风貌的多样性效果,将墙面贴砌干摆、丝缝、淌白三种效果合理搭配使用,并采用整砖到顶、海棠池子、方池子、五出五进、圈三套五丰富墙面整体效果。
建筑细节上,海棠角样式、冰盘檐组合、山尖样式、门楼样式、挂檐板样式、朝天栏杆样式、门窗棂条样式的“菜单式”组合,让旧鼓楼大街远观近赏皆有内涵。
在街面和民居完成提升的同时,旧鼓楼大街封闭绿地也张开“怀抱”,打造出一条花园式的漫步道。以花园小径全线串联起邻里交往、商业互动、景观视廊及街景呼应等功能,形成建筑前空间与带状绿地镶嵌融合、共生共享的街景空间。
整条大街由北向南设计了6处景观节点:妙缘汇聚、林荫小憩、花间竹影、藤萝莺语、重楼绮望、嘉木入画。其中,“重楼绮望”节点位于大黑虎胡同口北侧,在现状两棵国槐下设置休闲广场,形成最佳景观视廊,可远眺钟楼;“嘉木入画”节点位于鸦儿李记饭店的北侧,结合现状增设小广场,在古槐的掩映下形成观赏鼓楼和钟楼的打卡地。
用少量的光,带给老街温情,保持原汁原味的古都历史风貌。作为北京冬奥组委“点亮中轴线”的一部分,旧鼓楼大街景观提升不只局限于白天场景。在改造过程中,夜景照明整体采用了低亮度弱对比的方式,主要采用暖色光、静态光,突出住宅入口以及载体较好的商业建筑,对中高层现代建筑弱化处理,二层以上不设照明。
在本次街区公共空间的提升过程中,增加绿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新增休闲场地约300平方米,新增坐凳40余处,维修现状廊架3处,来年开春,廊架旁将栽上爬藤植物和花卉。同时,鼓励居民认养绿植,调动参与热情,实现共建共管共享。
目前,旧鼓楼大街的绿化景观提升工程正在加紧收尾,预计明年春季整体亮相。届时,完全亮相的旧鼓楼大街将成为串联起钟鼓楼、鼓西大街、地外大街和万宁桥、南锣鼓巷、什刹海的关键,形成连点成线、聚线成片的什刹海文化探访路,助力中轴线申遗。
-
第二版《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防疫手册》发布
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和北京冬奥组委昨天发布了第二版《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防疫手册》(以下简称《防疫手册》)。” 国际残奥委会首席残奥会交付官科琳·雷恩表示:“第二版《防疫手册》是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和北京冬奥组委三方持续密切合作的成果。
-
居民参与度高了 老旧小区蝶变城区“样板社区”
最近,海淀区花园路街道牡丹园社区居委会干了两件“大事”:一是东里8号楼楼外搭了20多年的葡萄架拆了;二是东里5号楼楼前绿地里居民自建了20多年的小花园围挡拆了。明年,牡丹园社区还将在社区文化建设、居民融合上下功夫,建好全国文明城区的样板社区。
-
总投资870.4亿元 北京79个项目面向民间资本推介
昨天,本市面向民间资本公开推介79个重大项目。作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抓手,民间投资推介长效机制正发挥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的效应。
-
新增6处景观 旧鼓楼大街重“梳妆”明春整体亮相
漫步在刚刚亮相的旧鼓楼大街上,抬头一望,便可见海棠角样式、冰盘檐等多种风格搭配的建筑,呈现北京传统民居建筑风貌。在街面和民居完成提升的同时,旧鼓楼大街封闭绿地也张开“怀抱”,打造出一条花园式的漫步道。
-
北京西城“绿色管家”破解商务楼宇垃圾分类难题
楼宇“双楼长”与楼宇企业还签订了垃圾分类承诺书,企业承诺积极践行垃圾分类,倡导文明新风尚;“双楼长”进行监督指导,形成楼宇垃圾分类责任闭环。下一步,天桥街道将继续探索楼宇垃圾分类新做法,进一步提升楼宇内企业员工垃圾分类知识的知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