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频道 行业信息
竹匾转出乾坤粒 良药彰显济世情——记同仁堂药店中药泛丸工谢锡昌
2022-09-09 08:58:42 来源: 北京市总工会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中医的益处人所皆知,但说到吃中药,很多人可能会忍不住皱眉头——药汤又苦又涩,熬制、携带也不方便。您知道吗?其实中药还有这样一种吃法,不用水煎,而是做成一粒粒小小的水泛丸,患者吞服即可。

  事实上,水泛丸在我国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其剂型安全稳定,服用方便,易于崩解、药效发挥快,且便于携带储藏。可惜的是,现在我国真正会这项技艺的人已经很少了,北京同仁堂商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同仁堂药店的谢锡昌师傅便是其中之一。

  “私人订制”药丸凝聚中医精髓

  随着现代化大生产和科技的进步,一般中成药以针对治疗普遍病症的成方药规模化生产,但对于一些特殊疾病、小剂量用药需求的患者,工业化生产很难满足,因此就需要个性化服务,通过制作小剂量药品的手艺人来完成。

  “别小看手工制作的水泛丸,它身上可是包涵着中医的精髓:因人而异,服务病家。”谢锡昌介绍,水泛丸是“私人订制”药丸,根据医生的要求,一个人一张处方,病人拿着处方开了药,就送到他们这里来制作了。制作水泛丸所需的工具很简单,一只圆圆的竹匾,一把棕刷,一把竹刷,再有一罐水、一把勺子,加上磨好的药粉就能做了。

  采访中,谢锡昌用废弃的药渣,向记者展示了一遍如何制作水泛丸。首先是“起模子”,拿棕刷在竹匾里薄薄地刷一层水,然后撒一点药粉,再用竹刷把沾着水的药粉刷下来。接着,只见他双腿分离,双手摇动竹匾,让细小的药粒滚动起来。之后再刷水、放药粉、摇竹匾,如此反复几遍,直到药粒慢慢变大。这中间有一个步骤,是筛掉过大或过小的颗粒,之后再交替加水和药粉。即便是像谢锡昌这样干了十几年的老师傅,手工泛制一批水丸也要半个小时,遇到不容易成型的,甚至要一个多小时。

  一般,泛制水丸的药粉大约有三斤,加上水后,重量便会翻倍,这还不算竹匾的重量。在疫情之前,谢锡昌每天都会接到七八单,一天中,基本没有太多闲暇,长期一线劳作的经历,也在谢锡昌身上刻下了清晰痕迹,他的腰和肩膀总会时不时隐隐作痛,最近,膝盖也感到不舒服。不过,让谢锡昌感到欣慰的是,他身边有一批肯吃苦、有耐心的徒弟,能够帮他分担压力。

  “要把这百年技艺保护传承下去”

  谢锡昌师从同仁堂药店加工部高级技师赵桂华,当年他跟着师傅学艺时,师傅对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做水泛丸是个精细的活儿,要想干好,就得用心、用脑,还得不惜力。如今,他又把这句话说给了自己的徒弟们。

  闲暇时,谢锡昌会向徒弟们讲自己当学徒时的故事:他的师傅手拿小木棍,站在旁边看着他的每一个动作,只要是有一点儿不规范不标准,小棍就会落在他的手上、胳膊上甚至头上。起初他还有些怨气,但当他熟练的掌握了这门技艺之后,渐渐明白了师傅的良苦用心,不到位、不规范的动作都会影响成品的质量。师傅的举动让他明白了同仁堂这项绝技之所以能传承几百年,靠的就是一代代同仁堂人对工作的执着,对技艺的精益求精,和锲而不舍的匠人精神。

  徒弟李浩跟着谢锡昌工作学习7年了,他称呼谢锡昌为“恩师”,他说;“恩师总教导我们,要遵循同仁堂的古训‘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踏踏实实地用心做事。手工泛制水丸制作是一项集脑力、眼力、体力及身体灵活性于一身的特殊技能,除了深厚的知识功底外,实操经验也尤为重要。他把多年泛制水丸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我们,并且提醒我们,要继续把这项百年技艺保护、传承下去。”

  为了将这项技艺传承下去,谢锡昌会抓住各种机会进行宣扬、推广。在一次大栅栏琉璃厂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中,谢锡昌为实验小学前门分校的学生展示了水泛丸的技艺,当同学们看到竹匾在他手中旋转起来时,不约而同地发出了惊呼声,争相探出身子向前看,见药粉逐渐变成小药粒,同学们觉得像看魔术一样新奇,围着他问东问西。看着同学们求知的小眼神,谢锡昌耐心地为小朋友们讲解起水泛丸“神奇”的由来,并手把手的教他们体验制作,看着小朋友们认真的样子,他心中想:“这就是中华传统技艺的魅力所在,它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见证了中医药发展的历程,是一代代同仁堂人倾力保护传承下来的宝贵经验。”

  制药人要时刻怀揣仁德之心

  如今,水泛丸不仅是同仁堂代客便民加工传统特色项目,更是广大病患者不可或缺的服务内容。

  有一次,一位带着用蜜丸捏成药丸颗粒的顾客,来到同仁堂药店,要求制成同样大小的水丸。顾客带来的样品不同于往常规格,只能专属定制,制作过程不仅要考虑到起模子的数量,还要算好烘干后水分蒸发的预估。谢锡昌凭借多年经验,一次成型做出了让顾客满意的成品。

  还有一次,他接到一份以灵芝、虫草、藏红花、西洋参四味药组方的贵重方剂,面对这些名贵的中药材,他马上意识到这可能是一名癌症患者术后用药,心想:一定要把这份药做好,将损耗降到最低。但实际操作却并不容易,灵芝中所含纤维量较大,药粉中絮状物不易成型,面对这些困难他迎难而上,凭借多年刻苦所学及娴熟的技艺,将这份药的损耗降到了5%以下,保障了患者的利益最大化。事后经核算,这份药每克所需费用为一百多元,一付要几万元。

  和所有同仁堂人一样,谢锡昌始终将“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句古训牢记于心。“我们的使命是治病救人,责任是为患者服务。”谢锡昌说,制药是个良心活儿,学习技艺之外,更重要的是时刻怀揣一颗仁德之心,坚持以义取利、诚实守信的经营之道,恪守同修仁德之根本,保持济世养生之情怀,把改善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作为己任。

  工匠档案

  谢锡昌,男,1964年1月生,1988年进入同仁堂制药厂从事中药制剂工作,2008年来到同仁堂药店加工部从事手工泛制水丸工作,现任加工部水丸组班长。2018年被评为东城区级同仁堂手工泛制水丸非遗传承人。

  匠人匠语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要先学会怎样做一个好人,才能做好要做的事情,“掌握精湛技艺,传承同仁精髓,莫忘良心做药。”

  技能绝活

  同仁堂手工泛制水丸传统技艺自同仁堂药店1702年创建之初延续至今,其“一人一方,单方特制”的特点满足了广大患者个性化用药需求。制药时,首先根据医生开具的个性处方特配药材,并结合不同药性采取不同的粉碎方法,随后在竹匾中加入适量水起模,经过“推、拉、揉、闯、摔”等几种手法,多次加入药粉、水或药汁、其他黏合剂等制成丸粒。其中,“推、拉、揉、闯、摔”是同仁堂传统技艺特有的手法,手法之间各有各的作用,互相呼应,缺一不可,既有实用性,也具有一定的观赏性,是同仁堂传统手工技艺的一大亮点。

  人物标签:一世同仁

+1
【纠错】 责任编辑: 云赛侠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5453112748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