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十名工人的相互配合下,区域里最后1平方米的混凝土浇筑成型,丰台站交通枢纽南枢纽于近日实现首块作业区冲出正负零,“钻”出了地面。昨天,记者从施工现场获悉,南枢纽预计三季度实现主体结构全部封顶,2024年7月竣工交付。
捆扎钢筋、切割模板、拼装材料……在重新焕发光彩的“百年老站”丰台站前,千余名工人正扑在高低各不相同的作业面上争分夺秒,一齐奋力向下一个节点冲刺。站在高处眺望,记者看到现场塔吊林立,一个深约14米,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巨大基坑已渐渐被钢筋水泥搭起的骨架填满,一座壮观的“地下城”正在由蓝图变为现实。
据介绍,丰台站交通枢纽由南枢纽和北枢纽两部分构成,分别位于丰台站的南北两侧,其中,南枢纽的建筑面积约为北枢纽的两倍。项目总建筑面积达14.76万平方米,是亚洲最大火车站的交通枢纽工程。
“南枢纽在结构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离地铁和丰台站房太近了。”中建三局丰台站交通枢纽南枢纽项目经理刘德芬介绍,该项目东侧距离地铁10号线的最短距离仅有3米,并且与16号线的安全保护区相连。因此,如何避免项目建设影响到地铁线路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南枢纽东侧采用了双排地桩来确保地下结构的稳定。另外,为了将影响降至最低,这一区域土方及支护阶段仅在地铁每天停止运营后施工。
在基坑旁,刘德芬一边指着正在搭建的地下换乘枢纽立体化骨架,一边对记者说,南枢纽包含地下两层和地上一层。其中,换乘地铁、出租车蓄车及接客、小汽车停车等活动都将在地下二层完成。未来,搭乘地铁至丰台站乘坐火车的旅客将不必先出地面再进入丰台站,在地下即可进站。地下一层主要是公交场站及出租车的所在位置。首层枢纽主体部分主要包括换乘厅、配套服务、设备用房。目前,地下二层结构施工已完成65%,地下一层完成18%。记者从施工现场的项目效果图上看到,建成后的丰台站交通枢纽南枢纽就像是一座城市公园,圆弧形的枢纽换乘厅仿佛从绿地中生长出来。
丰台交通枢纽共规划了20条公交线路、200个出租车蓄车位、3000个自行车停车位,同时,交通枢纽内部还配建有提供便民服务的商业配套,未来将满足各类人群及周边居民的交通出行需求。 (记者 鹿杨 潘之望摄)
(原标题:丰台站交通枢纽南枢纽“钻”出地面)
-
北京:西城试点“按两结算”老年自助餐
三块红烧肉、一大块鱼肉、一块蒸芋头和少许青菜,再搭配两三勺米饭,年过八旬的刘大爷来到称重餐台。即便是饭量大的老人,一餐下来也花不了30元,大多数只需20元左右,就能尝到四五种菜品,搭配一两种主食。
-
北京:丰台站交通枢纽南枢纽“钻”出地面
在数十名工人的相互配合下,区域里最后1平方米的混凝土浇筑成型,丰台站交通枢纽南枢纽于近日实现首块作业区冲出正负零,“钻”出了地面。在基坑旁,刘德芬一边指着正在搭建的地下换乘枢纽立体化骨架,一边对记者说,南枢纽包含地下两层和地上一层。
-
“高校Z世代青年国际传播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行
该研究分析了全球“Z 世代”群体社交媒体使用习惯等,并针对高校青年国际传播能力培养提出路径建议。
-
亮马河24桥“一桥一景一故事”
记者从朝阳区获悉,亮马河24桥已经修葺一新,现在每一座桥都拥有独特的名字,每个风景背后都有不同的故事。经过周边生态治理,亮马河实现了游船通航,周边商业环境也大幅提升,悠悠水文化赋予了亮马河独特的“亲水魅力”。
-
北京将新增400个以上事项“一口申报”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市政务服务工作会议上获悉,2023年,北京将围绕促进高质量发展、提升高品质生活,持续推动政务服务改革,强化主动治理、未诉先办,优化政务服务方式,打造更加便利的数字服务,不断增强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鼓励相关区结合新建政务服务大厅,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试点建设智慧大厅、虚拟大厅,探索数字孪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