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梦圆,燃情冰雪。2023年2月4日,是北京冬奥会开幕一周年的日子。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筹办举办推动了我国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
冰雪如何改变中国人的生活?冰雪产业有怎样的发展?“后冬奥”时代,我们将如何更好地利用北京冬奥遗产?让我们一起走进《冰雪之光》,感受冰雪的无限魅力。
“银丝带”与“大雪花”和谐共舞,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火炬台独特的艺术造型,深深印刻在人们的冬奥记忆中,也承载着中国人“一起上冰雪”的热情。
邵懿是北京冬奥会期间国家速滑馆制冰团队负责人。北京冬奥会后,他投入到“后冬奥”时代的场馆运营工作中,主要负责国家速滑馆的冰上培训业务,进一步做好“冰丝带”的赛后利用。
眼下正值北京冬奥会后的首个雪季,有不少滑雪爱好者搭乘京张高铁去崇礼滑雪。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筹办举办便捷了区域交通,同时促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产业联动更加紧密,公共服务更加均衡,推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
谢彤是土生土长的崇礼人。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冬奥成功后,一些大型滑雪赛事相继在崇礼举办,谢彤跟随前辈到赛场观摩学习。不到20岁时,他就成为当地滑雪场的一名教练。2019年,他又成为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滑雪队的教练。
张隽宁是谢彤的队员,她在第六届北京市中小学生冬季运动会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北京冬奥会开幕以后,张隽宁感觉与同伴们有了更多的交流话题,朋友们会向她请教滑雪方面的问题,这让她有很大的成就感,也促进了她滑雪成绩的提高。
在崇礼,大约每四人中就有一人从事冰雪相关工作。崇礼人仝海涛在雪场从事酒店后勤保障工作。冬奥会拉动了冰雪经济的发展,仝海涛的收入也随之增加。“后冬奥”时代,冰雪资源带来的红利持续显现。
冬奥梦圆,燃情冰雪。中国通过筹办和举办北京冬奥会,实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创造了丰厚的冬奥遗产,这份宝贵的财富正推动着中国体育事业和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
总监制:袁炳忠
监制:孙承斌、李拯宇
出品人:孙志平
制片人:樊华、张平锋
统筹:韩珅、王志斌
编导:李俞辉、胡函博
记者:杨阳、殷家捷、李俞辉、胡函博、刘春晖、夏子麟、张骁、曲澜娟、苏凯洋
包装:夏勇、尹升志(实习)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通讯社出品
-
新春再出发!——全国多地中小学春季开学见闻
2月6日,开学首日,山东省济南市经十一路小学的部分学生,在校门口展示自己的兔年文创作品。
-
北京大兴经济开发区6个月入驻52家数字健康企业
除了斯丹姆集团,由中科院、清华大学等数名专家、学者组成核心团队的中科鸿略也于近日入驻大兴经济开发区。另一家高精尖企业高光文明入驻后,园区为企业迅速解决了场地、资金、政策及产业联盟建设等问题,2022年累计纳税1000万元以上。
-
冷空气再杀“回马枪” 本周北京山区又将雪花飘
上周六进入立春节气,周日进入“六九”。飘雪后气温自然也随之下滑,周四白天的最高气温只有2℃上下,湿度加大,体感阴冷。好在波折短暂,阴雪过后,周五白天最高气温迅速回归到7℃左右,午间小温暖继续。
-
4段地铁续完工 北京未来科学城出行便捷度将升级
刚刚过去的周末,地铁昌平线南延正式开通试运营,拉开了未来科学城交通设施升级的序幕。2023年,未来科学城内及周边区域计划实现未来科学城路南延、北清路海鶄落段、宏福西路三条道路通车;2024年,计划完成北清路快速化改造一期、定泗路改扩建、建材城东路等工程。
-
扩大人群覆盖面 北京53万套优惠房源将迎返工租客
春节过后,北京迎来新市民、青年人和城市运行服务保障人员等群体的返工季。据悉,该平台将上线房源53万套(间、床),推出不涨租金、服务费减免、免押金等优惠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