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昌平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举办节后首场招聘会。记者 白继开摄
昨天(3日)上午,昌平区“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节后首场招聘会在昌平公服中心招聘大厅火热开启。之前因疫情原因,招聘活动多以线上的方式进行,现场招聘会办得比较少。今年年初,现场招聘活动逐渐多了起来,本市已全面恢复举办现场招聘会。
北汽福田、有研亿金、万泰生物等40余家区内重点企业参会,提供生产制造业、民生保供及高端电子研发等领域岗位1400余个。记者看到,这场招聘会完全可以用“火爆”来形容,开场半小时,会场内已经是人山人海,各个展位前都排起了长队。“实在太火爆了,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举办招聘会的信息发出去之后,企业纷纷网上点击申请,展位几乎‘秒光’。”昌平区人力社保局局长齐俊国表示。
张福光师傅昨天一早刚从菏泽回到北京,拉着行李就来到招聘会现场。他已经在北京做了28年厨师,年前辞工回家,年后要重新找一份工作。“我们这些农村出来打工的,还是愿意面对面地谈。白领常用的那些招聘软件我们一是不太会使,二是好多人连个简历都没有,也没法从网上找工作。”张师傅告诉记者,疫情这三年来,现场招聘活动减少,所以大多时候他们都是通过老乡介绍,或者微信群来获取工作信息,虽然也能找到工作,但远不如跟招聘企业面谈更为直接。“岗位多,来一次可以转到几十个、上百个,有什么不明白的也能当面问。”
“在哪上班啊?近吗?”“坐几路车能到啊?”“宿舍里有暖气吗?”……记者发现,求职者最关心的问题往往是细节性的,这些很难通过线上招聘的方式来展现。而通过面对面的畅聊,他们能把自己最关心的问题问得明明白白。
“疫情这几年,装修的活少多了,收入也比原来差远了。如今最困难的时候总算是过去了,现在找我们装修的人明显多了起来。所以我打算找个正规的装修公司,能按时发工资、上社保的那种。”做装修工作的刘晓龙师傅说,新的一年,经济复苏,沉寂的装修行业终于迎来了转机,他对今年的“就业钱景”很有信心。“希望工资能有一万一二吧,我们平时的工资就是每天350到400元。”
北汽福田的展位半小时就收到了40多份简历。招聘主管张雨辰告诉记者:“今年公司要扩大业务,在北七家建设北京卡文汽车新能源事业部,人才紧缺。我们要招聘底盘工程师、燃料电池工程师、电子电器工程师、车身系统工程师、采购工程师这5个岗位,需要70多人。”这些岗位三分之一面向今年的应届毕业生,一部分面向工作一两年的往届生,更多的岗位则倾向于有十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社会人才。
本次活动以“助力复工复产助推一季度‘开门红’”为主题,区、镇(街)、村(社区)三级联动,昌平区22个镇(街)及所属村(社区)同步开展不同形式的招聘活动,打造“线上+线下”两部分活动相结合的“送岗套餐”,方便求职者就近就地择业。
招聘会现场还设立了政策咨询综合服务专区,提供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障、权益维护、求职登记、职业指导等一揽子就业服务,更有职业指导专家现场提供就业指导,多层次多角度满足各类群体的就业需求。
为企业与人才的互联互通“铺路搭桥”现场云端招聘直播活动也同步开播,昌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播”团队走进招聘现场,通过“北京昌平”客户端、抖音号、快手号、视频号进行全程直播,提供在线交流互动,让求职者体验“企业展示+岗位介绍+线上答疑+在线提交简历”四位一体的新服务。
昨天,招聘会主会场参会人数达1200余人次,线上平台浏览11162人次,956人达成就业意向。(记者 代丽丽)
(原标题:招聘展位“秒光”展位前求职者排长队 节后现场招聘会再现人头攒动)
-
副中心将建最高规格生物医药洁净厂房
通州区漷县镇中心区,10万平方米土地在正月里“播”下希望,未来将“长”出一座现代化医药健康产业园。”当时,益生祥明科技产业园总经理王昕经过调研和研判,最终敲定打造一座医药健康产业园区。
-
今年更多老人将享“管家式养老”
在西便门东里社区,养老管家孙辉为94岁的独居老人詹奶奶送来了元宵。为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需求,解决养老服务“买不到”“买不起”的问题,市民政局在广内街道启动创新完善养老服务模式试点。
-
北京市举办136场演出 处处张灯结彩邀市民闹元宵
昨天(3日),什刹海街道举办元宵节活动,民俗名家带领居民游客体验画兔儿爷、猜灯谜、摇元宵、投壶等非遗手工和传统民俗,沉浸式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元宵节期间,在各大文旅商融合集聚区、网红打卡地、微度假目的地,众多文旅体验活动各有亮点。
-
北京市电子营业执照使用量突破亿次
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调用电子营业执照使用量突破1亿次,电子营业执照使用量稳居全国首位。近日,北京中计开元科技有限公司办事人白先生使用电子营业执照在交通银行办理了企业银行账户的开立业务。
-
去年北京市发放超2000亿元税费“红包”
过去一年,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不断落地,让“真金白银”以最快速度直达企业。昨天,记者从市税务局获悉,2022年全年,本市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2000亿元。开通12366专线、设立退税减税专窗专区和绿色通道等举措,既让政策红利惠及更多市场主体,也让首都税收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