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数字疗法,给心灵“治未病”
半月谈记者 张 曦 张漫子
根据数字疗法联盟(Digital Therapeutics Alliance)的定义,数字疗法(Digital Therapeutics DTx)是由软件程序驱动,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干预方案,用以治疗、管理或预防疾病。数字疗法这种形式,比较适合用来干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相关的慢性健康问题。在心理健康领域,越来越多的数字化健康产品出现。
精神心理健康领域互联网医疗平台“好心情”提供的《2022数字化心理健康蓝皮书》显示:新冠疫情的发生不仅拓展了数字诊疗在精神心理疾病服务方面的运用,也推动了精神心理健康在线医疗服务市场的增长。相比传统治疗模式,数字诊疗可更高效地跟踪回访、评估疗效,并为患者提供进一步的改善建议,预防复发,帮助患者获得健康生活。
数字化为心理健康服务“拓荒”
我国的心理健康行业起步较晚,精神心理领域医疗资源不足。直到近几年,数字心理健康行业才受到资本的重点关注。《2021心理健康行业洞察报告》显示,近年来,数字心理健康产品研发,大致分为情绪数据追踪(干预)、AI心理咨询、VR心理治疗及数字药物四个领域,资本在密切关注着国内的数字心理健康公司。
2021年国内心理健康领域全年融资事件25起,涉及20家企业。其中不乏互联网大厂的布局:京东通过上线“精神心理中心”,完整其“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布局;2021年3月8日,基于循证心理干预的数字健康品牌“暂停实验室”完成了5000万元的A轮融资,截至目前,它已共计拿到3轮融资;“好心情”2021年完成C轮与C+轮融资,合计获字节跳动、复星健康、东方明珠等知名机构3亿元投资,成立至今,已获得累计5亿元融资并正在进行新一轮融资。
有观点认为,中国心理健康市场大约是3000亿元规模,这个千亿级市场正等待搭乘数字医疗这艘大船启航。
“暂停实验室情绪减压25天计划”首次内测发生在2019年下半年武汉疫情发生之前。创始人兼CEO郭婷婷告诉半月谈记者,付费产品超6万人参与训练,他们研发的公益情绪急救包超过20多万人使用。
2022年12月的一天,网友“仙芽儿”结束一天的工作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她的微信通知亮起,“暂停实验室情绪减压计划”发来了当日练习进度通知。戴上耳机,点开练习内容,随之而来清澈的正念声音,伴随着有序的呼吸,“仙芽儿”在10分钟的正念中,昏沉的大脑得到了舒缓,在腹式呼吸的作用下,思绪进入了相对缓慢而专注的状态。正念结束后,她再依据练习内容中的第二部分“情绪日记书写”,认真地在笔记上按照当天的心理学书写模板,记录下当天发生的事情、情绪的变化及任何想记录的内容。
在这个产品中,25天的练习过程被称为“入营”,费用是698元,可永久持续使用。用户通过前期的详细的情绪、心理状况的问卷调研后,就可以进入每日练习。每日练习里有两类:正念和书写,来自主流循证心理干预里被验证有效的方法,只是“暂停实验室”把它们变成了一套科学的、对普通用户友好的线上自助训练计划,同时在练习过程中有专业人员全程答疑。训练计划从零基础开始,对于长期困扰者会有更进阶的行动方案。除了情绪训练,“暂停实验室”还同时研发了改善慢性失眠的睡眠训练等多种产品,价格在几百元上下。
数字化为提升心理健康服务可及性、有效性而生。对于轻中度心理困扰的人,类似数字产品既能满足其改善需求,也能减轻消费者经济负担,毕竟许多工薪阶层仍无法承受一对一心理咨询的费用。
“我们既是研究者,也是产品设计师,通过系统化和标准化的产品设计,把需要专业人士带领才能完成的操作,转化为大家日常就能使用的数字化产品。我们的愿景是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照顾自己的专家。”郭婷婷说。
疫情发生以来,人们对心理学的概念、知识、信息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比如提到正念,很多人不再觉得是玄学而抗拒,可以正确看待人们在生活中会产生的一些情绪问题,也敢于坦诚谈论情绪困扰。
产品多了,难免出现重叠。以“正念”为关键词搜索,会出现百余个相关App。为了避免行业被搅成“红海”,市场上的数字心理健康产品还需要找准自己的细分定位。比如“好心情”,持有国家首批颁发的“互联网医院”牌照,有5万名医生注册使用;“简单心理”则是为企业提供定制化心理服务的平台,服务客户包括中国联通、国家电网等。
标准化产品弥合心理服务供给缺口
在早期进行干预,降低受助者从轻中度困扰转化成重度障碍的可能性,是数字心理健康产品的核心应用理念。
郭婷婷说:“暂停实验室也被网友叫作‘心理健身房’,健身房的意义在于日常锻炼、维护,如果真的已经出现严重抑郁等问题,就要赶快寻求医院帮助。”
倘若用户真的处于中期甚至更严重的精神心理疾病状态中,也并非只能去线下医院排队。在线治疗精神心理,有很多网友担心“处方权”的问题,这也意味着,这类数字心理健康平台,不会成为精神障碍患者的第一选择。
“好心情”董事长、创始人兼CEO陈冠伟告诉半月谈记者,“好心情”与其他以社会心理咨询师服务为主的网络平台有本质差别。首先,这里有超过4万名临床精神心理科医生注册,具有诊疗处方权。通过智能化、数字化和专业的临床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在线咨询、心理诊疗、处方开药、复诊随访等一体化全流程闭环服务;其次,基于精准医疗、虚拟现实技术、数字疗法、脑机接口等创新技术手段,研发了精准用药基因检测、VR冥想疗愈、心理陪伴数字人等一系列新产品,带动了整个心理健康与精神医疗产业创新升级。
郭婷婷认为,线下心理咨询就好比奢侈品、手工艺品,不够标准化,质量非常依赖于咨询师的水平,且供给量很难满足当下的需求。因此,要做大众化、平民化、普遍的、有效率、有标准的产品,数字心理健康产品能够以更经济的方式解决供给不足的问题。
优化体验,发现数字化心理服务的价值
数字心理健康产业要走的路还非常远。首要困难就体现在用户培育方面。与刚需的现实压力相比,减少压力、让情绪更好就显得没那么刚需,属于进阶需求,所以民众对心理服务的付费需求还没有充分暴露。
“数字心理健康服务跟研发药物有些类似,确认起效是一个慢热的过程。用户的市场教育需要时间,付费使用心理健康产品或服务,这类消费还是有门槛的。”郭婷婷说,“对于服务商而言,需要让用户体会到心理服务的巨大价值。也许现在所处的阶段还是一个以研发为主、新用户持续合理增加,而不是井喷式增长的阶段。事实上,整个心理健康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不仅需要积累技术,还需要培育用户,让更多人信任、看到心理健康的价值。”
未来,“暂停实验室”在相关产品开发方面会有更多样化的探索。一方面更“轻”、更自助,体验更优。另一方面服务的方式更加灵活、可持续,比如以订阅工具的方式提供持续性的互动和服务。
眼下,已经有机构尝试将政企心理服务从传统线下服务转向更便捷的数字化心理服务模式。在此带动下,未来数字医疗的应用领域将由疾病治疗转为人群行为干预,并在更广泛的健康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
全球连线丨“老外”的兔年清单:珍妮的工作清单
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中外往来更加便利,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与珍妮取得联系,希望到中国开展业务。
-
与专家面对面交流 新春惠民公益鉴定活动挺热闹
这是一场新春惠民公益鉴定专场活动,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组织权威鉴定专家,给藏友们鉴宝,面对面交流文物鉴定知识。
-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每年举办老年健康咨询不少于4场
-
在中华风物里,读懂一个“新”字——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启示
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
-
《可持续·向未来——北京冬奥会可持续发展报告(赛后)》发布
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都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赛时全部场馆的常规能源100%使用绿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