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迎来水源进京8周年。记者从北京市水务局了解到,8年间已有84.08亿立方米的“南水”自丹江口水库奔涌而来,全市直接受益人口超1500万。
据介绍,为了让“南水”更好地滋养京城民生,北京市8年间累计建成南水北调中线干线约80公里、市内配套输水管线约265公里;新建和改造自来水厂11座,目前市内已有13座水厂接纳“南水”,处理能力达每日468万立方米。如今,约七成“南水”被用于北京城区自来水供水,成为保障北京城市用水的主力水源,北京水资源紧缺形势得到有效缓解。
这是2021年5月14日拍摄的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团城湖明渠。新华社记者田晨旭摄
依据“节、喝、存、补”的用水原则,北京市在确保自来水厂用水前提下,还向密云、怀柔、大宁等大中型水库存蓄南水北调水源,统筹多水源实施流域性生态补水,适时加大地下水源回补力度,逐渐补充了多年来由于极度缺水导致的地下水源超采历史欠账。
“南水”进京8年间,北京市河湖生态环境全面复苏,水生态功能大幅提升。据了解,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位已连续7年累计回升10.11米,增加储量51.8亿立方米。密云水库蓄水量最高达35.79亿立方米,并持续稳定在30亿立方米左右高水位运行。北京市健康水体比例从不足60%提升到87.2%,全市较2014年同期新增有水河道44条、有水河长852公里。黑鹳、白鹭、桃花水母等珍稀物种频频到访,许多河流、湖库成为鸟类迁徙驿站和栖息乐园。
图为天鹅在密云水库流域的清水河内栖息戏水。新华社记者李欣摄
北京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水”来之不易,应倍加珍惜。未来北京市将以《北京市节水条例》为抓手,全面实施“取供用排”全过程节水,强化协同监管。同时实施好新一轮节水行动,坚持 “精打细算”用好每一滴水,深入建设节水型社会。(记者田晨旭)
-
禁用液化石油气区域完成能源替代
“十四五”时期,本市将划定非居民用户禁用液化石油气区域,按照“宜气则气、宜电则电”的原则,加快替代工作,2023年年底前完成禁用区域替代。
-
“兔儿山”临时邮局启用
2010年12月1日至2011年2月28日,北京邮政在西单邮局内设立“兔儿山”临时邮局,同时启用“兔儿山(临)”字邮政日戳。
-
新华全媒+|北京海淀:“防疫爱心包”让爱在寒冬中传递
近日,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街道组织工作人员为辖区中的独居老人、残疾人、孤寡老人等发放包含药品、“温馨提示卡”等物资的“防疫爱心包”,让他们在寒冬中感受温暖。与此同时,设置“共享药箱”满足辖区居民紧急用药需求。
-
“南水”入京逾84亿立方米 全市直接受益人口超1500万
“南水”进京8年间,北京市河湖生态环境全面复苏,水生态功能大幅提升。
-
北京:组织对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发放血氧夹
北京市卫健委、北京市医疗保障局日前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重症救治服务能力的通知》,要求在加强社区对居家隔离康复人员摸排的基础上,组织对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发放血氧夹,在家自测血氧,明确简明监测预警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