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耳熟能详的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发生在哪里,“草原英雄小姐妹”英勇护羊群是在哪片草原……这些英雄事迹的发生地,未来将通过“红色草原”认定的形式得到更有效的修复保护和利用。为传承草原地区红色基因、助推草原资源保护修复,促进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融合发展,国家文物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近日联合确定并公布了第一批12处“红色草原”名单。
第一批“红色草原”涉及9个省(区),基本覆盖我国传统草原大省。这些草原上分布着数量丰富的革命旧址,生动展现了在辽阔草原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深厚红色文化底蕴。第一批“红色草原”包含高寒草甸、温性草原、热性灌草丛等,部分还是国家级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单位,保护修复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红色草原不仅各个时期都有,而且遍布全国。国家文物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从中遴选出发生过重要事件的、非常有代表性和显示度的予以认定,这是第一次。”参与“红色草原”遴选工作的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院长董世魁接受本报采访时介绍,遴选的基本条件,一是必须有县或县级以上文物,二是草原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第一批12处草原涉及9个省(区),涵盖多种草原类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成效显著,革命旧址云集,生动展现了在辽阔草原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深厚红色文化底蕴。将其列为“红色草原”和草原合理保护利用结合起来,有助于弘扬草原地区革命文化,推动草原地区生态保护,促进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融合发展。
国家文物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大支持力度,指导第一批“红色草原”所在地区建立协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加强革命文物和草原生态的系统保护;系统开展革命文物资源调查,提升革命文物保护级别,讲好革命故事;用好红色资源,促进绿色发展,常态化、长效化服务党史学习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打造富有特色的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草原保护与绿色发展基地。两部门将支持相关草原地区多措并举,丰富文化和生态产品供给,助力融合发展,以绿色发展促进红色资源保护传承,以红色资源赋能草原地区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记者 颉亚珍)
(原标题:国家文物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确定 首批12处“红色草原”名单公布)
-
“开学综合征”患儿扎堆就诊
临近开学,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迎来就诊小高峰,就诊患儿中不少都是因“开学综合征”来就诊的。
-
特级教师走中轴传播名城理念 推动学习课程研发
近日,由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等共同组织的中小学特级教师行走中轴线活动举办,十余位教师在专家和城市规划师的带领下,深入了解中轴线背后的文化底蕴,以及北京对中轴线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推动后续学习课程研发。
-
老楼加梯出资比例指导标准出炉 为业主提供了参考
老楼加装电梯是北京市重要民生实事项目之一。
-
鼓楼券洞修缮后首次开放 中轴线上演绎时间的故事
为助力中轴线申遗,2019年11月,北京鼓楼保护展示工程启动,2021年8月正式开工,目前已完工。
-
首批12处“红色草原”名单公布 涉及9个省(区)
第一批“红色草原”涉及9个省(区),基本覆盖我国传统草原大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