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河道不只有防洪排涝的安全意义,它与周边滨水空间相互融合,共同承担生态、游憩、景观等多种功能。市规自委近日印发《北京市河道规划设计导则》,提出本市河道建设理念和规划设计策略,推动实现“体现大国首都特色的安全开放之河、适应北方气候特点的生态健康之河、传承古都历史文脉的文化魅力之河、增进人民生活福祉的宜居活力之河和展现现代城市文明的智慧创新之河”五大目标。
分区引导
“水岸割裂”变“水城共融”
两山聚水、五河贯都、三环营城、多枝成网——北京城拥有较完整的城市水系。市规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市对于河道和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思路发生了转变,由“水岸割裂”转向“水城共融”,注重复合功能、整体设计、协同建设和水陆统筹。
《导则》构建了19项规划设计策略和67条具体设计要点的导引体系,按照不同结构和功能分区管控引导。以功能分区为例,《导则》将全市主要河湖水系划分为平原建设区、平原非建设区和山区。
其中,平原建设区的河道适量布置公共服务设施,让滨水公共空间承载更多功能。平原非建设区的河道应通过河流水系、道路廊道、城市绿道等绿廊绿带相连接,注重野趣和原生态。山区河道则应保护天然形成的河道生态本底,控制水土流失、涵养水源。
打通断点
推动滨水空间开放共享
《导则》明确,要引导滨水建设用地安排面对公众开放的用地功能,鼓励安排商业、文化、体育等用地功能,商务楼宇、酒店、住宅等建筑底层宜设置开放底商。值得关注的是,《导则》提出,避免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将滨水空间据为私有,历史上形成的个别绿带内建设用地,应结合规划设计逐步腾退,打通断点,确保河道沿线的公共开放性。
传统河道形态常常“直来直往”,亲水性不佳,为此《导则》提出,适度调整河道岸线形态,宜弯则弯、宜宽则宽。另外,河道宜维持自然,应逐步对现有不透水的硬质护坡进行生态化改造。
古今辉映
推动建设滨水文化探访路
北京老城因水而建、缘水而兴,逐渐形成了“六海映日月、八水绕京华”的宜人景观。《导则》提出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打造传承古都历史文脉的文化魅力之河,保护古今辉映的水城格局,并推动滨水文化探访路径建设。
《导则》提出,历史文化地区宜恢复保护价值高的滨水历史建筑及所在地区的风貌和城市肌理。保留滨水空间内有历史价值的工业遗存,漕运设施,建筑物和艺术品、古树名木。以古都中轴线为例,《导则》明确,重点保护与传统中轴线密切相关的七桥七水节点,包括南护城河永定门桥、龙须沟天桥、前三门护城河正阳桥、外金水河桥、内金水河桥、筒子河神武门桥和玉河万宁桥。
《导则》显示,本市还将推动滨水文化探访路径建设,通过游船、自驾、骑行、步行等出行方式,展示沿线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漕运文化。滨水文化探访路径将包括大运河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老城历史文化街区及三山五园水系等。(记者 陈雪柠)
(原标题:本市河道规划设计导则发布 五大目标促进“水城共融” 首都滨水空间将提升“魅力值”)
-
16条徒步线路邀市民“清明上河”
市文旅局会同16区文旅局,以水为脉,以文为媒,推出16条“漫步北京——清明上河徒步游主题游”线路,邀市民和游客足不出北京,就可以沿着一条条清澈的河流,用脚步书写一幅幅属于北京的“清明上河图”。
-
首都滨水空间将提升“魅力值”
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河道不只有防洪排涝的安全意义,它与周边滨水空间相互融合,共同承担生态、游憩、景观等多种功能。
-
打击“套牌种子”,为种业创新者撑腰打气
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总体战略下,要坚决震慑“打种子歪主意”的人,通过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信用监管、普法宣传等手段,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为种业创新者保驾护航,营造种业振兴良好氛围。
-
假期错峰出行 建议网络祭扫
昨天,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田伟提醒,清明假期将至,市民坚持非必须不出境,非必要不出京,建议尽量选择网络祭扫、代为祭扫,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和报告确诊病例的地区旅游、出差、祭扫。
-
中小学周边将“一校一策”疏堵
市教委等三部门日前发布《2022年北京市中小学校周边交通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明确将本市所有存在交通拥堵问题的学校全部纳入治理范围,将在校生人数2000人以上的72所学校纳入重点监测考评名单,对市民反映的学校周边交通拥堵和交通问题突出的情况接诉即办,及时纳入重点治理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