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落下帷幕,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圆满完成了冬奥会使命。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总规划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利透露,除了为专业赛事及运动员训练提供场地,“雪如意”将在后冬奥时代创造出更多可能。
“跳台滑雪是一项经典的极限运动,市民体验这项运动的可能性不大。”张利说,服务专业赛事及运动员依旧是“雪如意”赛后利用的首要方向。冬奥会后,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可继续举办世界高水平跳台滑雪比赛,国家队及其他省市队伍也可以在此训练。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雪如意”又有哪些新的打开方式?其实,在规划初期,张利就坚持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将赛后的多功能利用考虑到“雪如意”的设计中。“雪如意”下方被设计成一个足球场,观众席容量可达1万人,户外运动、音乐会、产品发布会等大型活动都可以在这里举办。
“这里有很好的风景。”张利指着“雪如意”的“柄首”说,我们在顶部设计了多功能空间,相当于一个俱乐部。“位置的选择有讲究。”团队借助人因技术等科技手段,通过虚拟现实环境来模拟测试人们在不同地方的驻留时间,最终选择了驻留时间最长的方案。该方案在“雪如意”顶部划分了两个空间,一个空间在前端,可以作为远眺台,让游客收获“一览众山小”的独特体验;另一个空间在后端,有一个可容纳500人的报告厅——学术会议、艺术展览、婚礼等都能“安排”上。
不仅如此,团队还为“雪如意”设计了针对残疾群体的应用方案,力争在可持续基础上实现无障碍。在无障碍落客区的设计中,为方便车辆及轮椅的使用和通行,团队将原本的7米通道延长至8米;通过坐在轮椅上反复模拟实验,团队意识到“缘石坡道与车行道高差不应大于一厘米”的重要性;考虑到滑雪运动员背负的雪橇、雪板等设备较重,“雪如意”坡道的坡度被调整到了1比14。(实习记者 何蕊)
-
北京密云∶治理施工扬尘 32个工地“裸肌”披绿衣
北京市城管执法部门近几年加大施工单位扬尘管控力度,严格执行施工工地“六个百分之百”要求。
-
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中重度污染 预计11日改善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10日午后发布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正在发生一次区域性空气污染过程,受逆温较强、湿度较大、污染积累等因素以及区域传输共同影响,10日,北京市空气污染水平明显上升,达到中重度污染,预计11日下午至夜间,扩散条件转好,北京市空气质量将获得改善。
-
北京冬奥组委呼吁“观念无障碍”
在1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严家蓉呼吁,希望通过冬残奥会的举办,让大家更加关注“观念无障碍”。
-
“贝壳”里的中国创新——北京冬奥会反兴奋剂工作的“黑科技”
在北京冬奥组委和中国反兴奋剂中心的密切合作和共同努力下,由中国自主开发和制造的干血点器材“贝壳”在北京冬奥会成功亮相。
-
残奥高山滑雪男子大回转:中国队最小选手创造最大惊喜
10日,男子大回转视障、站姿、坐姿比赛展开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