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出场5分16秒,没有进球、没有助攻,于静完成了冬残奥的首秀。但终场哨声响起时,中国残奥冰球队的球员们却把她围在中央,祝北京冬残奥会冰球场上唯一的“她”节日快乐。
3月8日,中国队选手于静在北京2022冬残奥会残奥冰球小组赛B组比赛中。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残奥冰球比赛是男女混合团体项目,允许男女运动员同场竞技。作为中国队的一员,于静是北京冬残奥会7支冰球队伍中唯一的女球员,也是冬残奥历史上第三名参加冰球比赛的女球员。
儿时因病致左腿部分功能丧失,但于静从不缺少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击剑、射箭、坐式排球、轮椅篮球,她都是“一玩就能上手,一上手就能玩到现在”。
和轮椅篮球相似,残奥冰球运动员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肢残疾,需坐在冰橇上比赛。2019年,在山东残联的帮助下,有轮椅篮球基础的于静开始练习残奥冰球。支撑冰橇的冰刃仅有3厘米宽,虽能用两支球杆辅助支撑,但对初学者来说,想保持好平衡都很难。
头一次上冰,于静就能在冰橇上坐稳,还能用球杆撑着慢慢滑行。“感觉自己挺有天赋的,一下就有了信心。”于静说,“更重要的是有机会在家门口参加冬残奥会,就一直练了下来。”
3月8日,中国队选手于静(左)在比赛中与意大利选手亚历克斯·恩代莱(中)拼抢。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残奥冰球中,运动员滑行、急停、转向、击打冰球都要靠球杆完成,需要频繁使用手腕的力量。时间久了,她的右手腕鼓起个包,这是腕关节液渗出形成的腱鞘囊肿。“囊肿大的时候会影响手腕活动。”于静说,所以训练、比赛后都要冰敷。
类似的“鼓包”在她的生活中也会有。“比如因为左腿肌肉有点萎缩,我很少穿裙子,但这对我的生活并没什么影响。”于静说,“我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自己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在她的字典里,没有“给自己设限”的词条。外企财会、咖啡店长、设计行业,只要是感兴趣的工作,她都会尽全力做到最好。把参加北京冬残奥会作为人生的新目标后,她辞去工作全职训练备赛,哪怕当时她已36岁。
在不少人眼里,对抗激烈的冰球似乎是男性的专属运动。但于静却不这么看:“这是个男女混合项目,也为女性残疾人打开了一扇门,我觉得女性一样可以。对于女性残疾人来说,看到我在赛场上,就说明她们也有这个可能性,对她们也是一种鼓励。”
3月8日,中国队选手于静(左二)在比赛后与对手相互致意。新华社记者张博文摄
2021年,于静通过层层选拔,如愿成为中国残奥冰球队的一员。她不仅是唯一的女队员,也是年龄最大的球员。用她的话说,“最小的球员也就我一半岁数,叫我‘静姨’都不过分。”
训练中,这帮爱玩爱闹的大男孩总会给“静姨”特殊“照顾”,不是滑行时轻推她一把,就是在她带球时用球杆干扰她的冰橇平衡。当于静重心不稳、歪倒在冰面上时,队友们还会起哄说她是在“碰瓷”。对此,她并不在意,“男生都喜欢恶作剧,皮一下就很开心”。
在训练和比赛中,戴着头盔的球员们只能看到队服颜色,难以辨认对方是谁,冲撞总是难免。“针灸、推拿、烤电是全队的家常便饭,不光是我。”于静说,好在队里配了很好的医疗服务。
被撞倒,再爬起来;被“钉”在板墙上,找找平衡再继续……已习惯了这些的于静从不认为自己和其他球员有何不同。即使在冬残奥的赛场上,她仍能凭借灵活转向弥补对抗和速度的不足,努力完成教练的战术部署。
小组赛三战全胜后,中国队将在9日与捷克队竞争一张半决赛入场券,向奖牌发起冲击。但对北京冬残奥会冰球赛场唯一的“她”来说,参加比赛、鼓励女性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的梦想已经达成。
“当我站在冬残奥会的赛场上,我感觉我的人生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精神追求的巅峰。”于静说,也许在冬残奥会后她会尝试转型做助教,因为球员的经历能帮助她更好地和队员沟通。
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从不给自己设限的她,未来的人生也会有无限的可能。
记者:马锴、董意行、罗鑫、邰思聪
编辑:丁文娴、吴博文、周欣、高佳慧(实习)
-
留学生志愿者坚守岗位
延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留学生志愿者在现场引导观众入场。
-
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举行统一着装仪式
昨天,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举行统一着装仪式。统一着装仪式在铿锵有力的音乐中开场,执法队员齐声合唱了总队原创队歌《我们是新时代首都文化执法铁军》。
-
复杂道路测试成百度无人车测试日常
3月8日,在百度Apollo Day技术开放日活动中,百度无人驾驶车队首次直播亮相,展示了应对复杂场景的技术实力。百度从2013年开始布局自动驾驶业务,经过九年的研发与落地实践,正通过无人化技术突破和商业化运营成绩,领跑全球自动驾驶征程。
-
残疾人艺术团亮相北京冬残奥会延庆赛区颁奖广场
昨晚,在北京冬残奥会延庆赛区颁奖广场的颁奖仪式开始前,《鼓韵》《冬奥阳光》《热情的沙漠》等节目在现场营造出了激动人心的“荣耀时刻”。根据北京冬残奥会颁奖仪式安排,24名来自重庆市的残疾人演员将在延庆赛区6场次的颁奖仪式中,每场表演3个节目,共计18个不同的节目。
-
北京市海淀区对确诊病例居住楼宇实行封控管理
接到通报仅15分钟,中关村街道就已对确诊病例居住小区和工作单位楼宇实施了管控措施。本报记者 孙颖文 阎彤图 本报讯(记者 牛伟坤 孙乐琪)在昨天举行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海淀区副区长林航介绍,3月7日、8日海淀区新增3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