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记“入环记”
2022-01-27 14:24:04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北京1月26日电 题:老记“入环记”

  新华社记者王镜宇、马邦杰、王浩宇

  1月25日,参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报道的新华社报道团兵分三路,正式开启首次以国际奥委会认可的国际通讯社身份进行的“冬奥之旅”。在北京冬奥组委和北京、延庆、张家口相关媒体酒店工作人员的精心组织和帮助下,各路人马顺利进入冬奥会“闭环”。

  北京大部队率先抵达

  2019年1月,新华社成为国际奥委会认可的国际通讯社,本届冬奥会是新华社首次以新的身份报道四年一度的冬奥盛会。在北京冬奥会上,参与前方采访报道的总共160多名新华社记者分别在位于北京市区、延庆和河北崇礼的几个酒店驻扎,将从3个赛区向设在总社的编辑部发回各类稿件。

  1月25日,新华社冬奥会报道团的前方记者陆续出发进入冬奥会闭环。赛时主要在北京市区采访的这一路记者人数最多,行程也最为顺利。下午3时左右,记者们从总社集体乘坐大巴,经过约半小时的车程到达位于朝阳区北沙滩的冬奥会媒体酒店、塔里木石油酒店。

  大巴停稳之后,酒店外面身处闭环管理区外的工作人员主动迎了上来。他们有的帮记者们搬运行李,有的负责仔细核对新华社报道团人员的姓名、96小时内两次核酸检测结果、疫苗注射等信息。确认记者符合入住要求之后,闭环外的工作人员通知闭环内的酒店工作人员,后者打开将闭环内外隔开的大门,记者们推着行李有序进入。

  在酒店前台,工作人员已经将新华社报道团人员的房卡预先准备好,热情周到地为记者们办理入住手续。尽管报道团的人数较多,大家很快就领到各自的房卡,顺利入住。

  1月25日晚,一位报道团成员接到国际奥委会媒体运行前总监、北京冬奥会媒体运行部高级专家安东尼·埃德加的电话,他也已经进入了北京冬奥会的“闭环”。在此之前,埃德加已经在北京工作了两个星期。他说,从“环外”到“环内”太轻松了,只是换了一个酒店而已,一切都非常顺利。

  延庆的落日余晖下

  下午5点5分左右,与北京大部队几乎同时出发的新华社延庆赛区记者一行抵达了位于延庆城区的媒体酒店——北京八达岭希尔顿逸林酒店前,来到了“北京冬奥闭环”的边缘。这里所谓的“闭环”,是一圈带有北京冬奥会标识和“BEIJING2022”字样的蓝色围板,在落日的余晖下泛着微微的蓝光。

  蓝色围板上有两个窗口,记者按照要求每两人一组隔着窗口向里面的工作人员出示健康宝、行程码、疫苗接种和核酸检测证明材料。对方验证通过后,就把围栏打开一条缝隙,放人进去。

  迈过蓝色围栏,就正式进入了“闭环”,但距离进入房间还有一些固定程序要完成。

  进入酒店后,首先要测体温,通过后才能去前台办理手续,需要再次出示疫苗接种和核酸检测证明等材料。等待办理入住期间,有工作人员小声提醒记者可先去做核酸。每天早上6至8点和晚上6至8点,酒店提供核酸检测服务。如果你当天错过核酸检测,次日就不能离开酒店。

  办理完入住手续,测完核酸,拿到房卡,记者拉着行李来到了房间。进门后,脱掉外衣和鞋子,换上酒店提供的拖鞋,拿出早准备好的酒精对着鞋底、行李和外衣进行喷洒消杀。消杀结束后,衣服挂在靠近房门的衣架上,鞋子放在下面,然后再把行李拉到房内。至此,记者才算正式完成入住。

  你好,塞外的雪

  前往张家口赛区的新华社报道团队一行40多人于25日下午开启冬奥之旅,奔赴塞外的张垣大地。

  迈入北京冬奥会主新闻中心2号安检口的一刻,意味着正式进入了冬奥闭环管理。对于记者来说,首要任务是去激活自己的采访证件,之后便是乘坐闭环内的班车去清河站,从那里乘坐高铁前往太子城站。

  导航软件上显示的抵达清河站预估时间,有大概20分钟左右,而在冬奥专用通道的“加持”下,10多分钟后清河站便映入眼帘。入站闸机处,打开在“12306”APP上“冬奥专区”预订的闭环车票二维码,一“扫”而过后登上冬奥专列。

  从清河站到太子城需要50分钟,上车后一些记者立刻进入工作模式,用镜头探索着这趟通往冬奥的列车,乘务员成了最受欢迎的采访对象,她们熟练地为大家介绍种种相关事宜。随着列车以每小时300多公里的时速前进,眼前的景象慢慢被塞外的雪一点点覆盖。

  记者们踏出车门的一瞬间,一股寒意扑面而来,日照却很足,零下8摄氏度,这样的天气在崇礼小镇已算是个暖天。

  接站口处,一月初就进入闭环的三位“先遣队”的同事早已等候多时。有他们带路,让大部队方便了很多。

  从太子城站到大部队下榻的密苑太子酒店,中间要先在张家口媒体中心换乘一趟车。其实媒体中心离酒店并不远,但出于严格的防疫要求,人员是不能步行前往的。要说一路最辛苦的环节,当属众人把行李搬运上班车。因为至少要在闭环内鏖战50多天,大家都携带了不少大件行李,每次乘车都会把班车塞得满满当当。

  夜幕之下,抵达酒店意味着一天的旅程到达了终点站,而记者们也迈出了冬奥前方报道的第一步。

+1
【纠错】 责任编辑: 陶欢
北京要闻
  • 老记“入环记”
    在北京冬奥组委和北京、延庆、张家口相关媒体酒店工作人员的精心组织和帮助下,各路人马顺利进入冬奥会“闭环”。
  • 模拟比赛 首钢滑雪大跳台首次全要素实战演练
    昨天,位于石景山区的首钢滑雪大跳台组织开展首次闭环内外全要素实战演练。首钢滑雪大跳台场馆主任宋世媛介绍,根据这次实战演练,将进一步完善赛事运行方案,持续做好冬奥服务保障各项工作。
  • 北京西城区十五年“菜篮子”就近迁址方便居民
    在拆除天陶红莲市场的过程中,广外街道先建新后拆旧,实现了新旧市场的“无缝衔接”,让百姓的菜篮子有保障。违建必须拆除,可天陶红莲市场经营多年,辐射周边多个社区,居民已经习惯了上这里买菜。
  • 1秒完成8项信息采集 机器人上岗五棵松体育中心
    作为今年冬奥会主要比赛场馆之一,五棵松体育中心场馆的运行和外围保障工作已经就位,即将在2月3日迎来中国女子冰球队的首场比赛。场馆外围,4台智能服务机器人为观众提供信息指引、互动答疑、全流程冬奥讲解等服务。
  • 满意度提升 北京22家市属医院推出402个惠民项目
    “热闹”的病房变安静了,拥挤的住院处变舒朗了,一度放弃生活的老人又参加了舞蹈比赛……2017年起,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开始推行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为给患者提供“对症挂号”的精准服务,市属医院推出了湿疹专病、糖尿病足专病、哮喘专病等专病专症门诊,目前门诊数量已达1258个,服务患者累计669万人次。
北京西城:核酸检测进行时
北京西城:核酸检测进行时
向冬奥出发 展现志愿服务风采
向冬奥出发 展现志愿服务风采
京城“小哥驿站”暖人心
京城“小哥驿站”暖人心
“双奥”志愿 梦想成真
“双奥”志愿 梦想成真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305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