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10月13日下午,一首由《诗经》作品改编的古典乐曲在有着二百多年历史的北京智珠寺上演,清亮的古筝、哀婉的尺八声在正殿斑驳的柱梁间萦绕,拉开了北京古建音乐季的序幕。
将古建与音乐融合,这是北京市在古建活化利用上的一次创新探索。目前,北京市登记在册的市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有近400处,北京古建音乐季选取了钟鼓楼、永定门、五塔寺、先农坛、国子监、古观象台、智珠寺等8处各具特色的古建筑,在保护文物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中西方器乐演奏、乐队“不插电”演出等,公众有机会在古建营造的“声场”里感受中国建筑艺术与音乐艺术的交融。
10月13日,古筝、尺八演奏者在智珠寺演奏。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古建可以是一种音乐场域,提到故宫可能会想到恢宏的乐曲,提到苏州园林又是另一种音乐表达。”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认为,建筑与音乐的整体性正体现出文化的魅力。
在智珠寺唱诗经、在国子监弹琵琶、在钟鼓楼击鼓……这些古建与音乐演出并非随意结合。音乐季发起人杨小一介绍,每一场演出都是根据前期对古建的声学结构、历史文化功能进行调研后确定的,例如在曾作为皇家宗教仪式举办地的智珠寺里,一曲《小雅·鹿鸣》符合建筑庄严雅正的风格。
10月13日,古筝、尺八演奏者在智珠寺演奏。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之前我们很多时候去国外演出是在他们的古建里,比如教堂,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建筑之美和音乐之美,今天我们也可以在自己的古建里演奏了。”古筝演奏家常静认为,公众可以通过在古建里欣赏音乐,与历史和艺术发生联结。
近年来,北京市积极推进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今年年初通过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表明,鼓励和支持历史建筑的合理利用和有序开放,同时鼓励历史建筑结合自身特点和周边区域的功能定位,引入一系列文化和服务功能。
“原来讲古建保护是把建筑本身保护起来,现在更要探索让古建融入人们的生活环境,让古建蕴涵的文化在当代生活中得以传承。”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说。
记者:陈钟昊
编辑:初杭
-
怀柔科学城又一研究平台结构封顶
打造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怀柔科学城正加速推进建设。记者昨天从怀柔科学城管委会获悉,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怀柔科学城公司共同建设的脑认知机理与脑机融合交叉研究平台主体结构正式封顶。
-
"双减"落地首个学期 中小学出新招升级家校共育
“双减”落地首个学期,家校沟通更密切了。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大兴南校区开设的“家长成长学院”家校共育平台也正式上线了,教育专家讲教育理念,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等。
-
香山红叶本周进入最佳观赏期
又到一年一度的香山红叶观赏期。根据往年经验预判,今年的10月23日、24日、30日、31日和11月6日、7日、13日、14日,将是香山红叶游览的重点时段,目前游客进入公园就能感受到秋日美景环绕四周。
-
门头沟赏红正当时
作为北京唯一纯山区,京西门头沟已率先进入红叶最佳观赏期。清水镇西达摩村、斋堂镇的马栏村和水库、妙峰山景区都是市民赏红叶的好去处。秋日,妙峰山被枫林、松林、杏林、黄栌覆盖,满眼秋叶斑斓,使游人如在画中游览。
-
北京密云:“蜂旅融合”拓展蜂农增收新渠道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题:北京密云:“蜂旅融合”拓展蜂农增收新渠道 新华社记者夏子麟 16日清晨,在位于北京市密云区冯家峪镇的北京保峪岭养蜂专业合作社,一组“蜘蛛人”从百米高的崖壁上悬垂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