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里北山,部队官兵背土上山,支援植树造林。受访者供图
绿化工人在裸岩上凿出“石头花盆儿”。受访者供图
2022年是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的收官之年,北京计划新增造林绿化15万亩、城市绿地200公顷。图为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京礼高速(昌平段)。何建勇 摄
延庆区40里北山是前往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的必经之路。
这里是清一色的干旱阳坡,早年间,岩石裸露,当漫天黄沙穿过稀疏灌木,向城区逼近时,白昼如同黄昏。经过20年的治理,这里变成了蔚为壮观的森林,一眼望不到边际。
40里北山绿化带是北京40年治沙的一个缩影。3月21日是世界森林日,新京报记者获悉,北京超过六成的土地已被绿色覆盖,不毛之地变成汪洋绿海,森林压制了风沙,北京的沙尘天气显著减少。
四季施工、三季植树
在北京的春季,肆虐的沙尘暴曾是北京市民挥之不去的记忆。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的林木覆盖率仅有1.3%,延庆康庄、昌平南口以及潮白河、永定河、大沙河流域五大风沙危害区总面积247.5万亩,没有森林植被护佑,遮天蔽日的沙尘一起,白昼如同黄昏。上世纪50年代,北京全市年均沙尘天气达26天,上世纪70年代,北京还一度被列为沙漠化边缘城市。
上世纪80年代开始,北京陆续开展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农田林网、重点风沙危害区绿化造林等工程,进行大规模防沙治沙。
五大风沙危害区是北京主要本地风沙源,上世纪90年代初,危害区之一的延庆康庄启动南荒滩绿化工程。1993年,从事农林工作的杨进福受命治理南荒滩。“康庄东边紧靠长城,西边和怀来交界,内蒙古过来的沙尘顺着延庆进了京。”杨进福回忆说,在荒滩种树举步维艰,由于光秃秃的石山没有土,大家在石山上炸出一个个树坑,外运客土回填。
为了使树木尽快成林,康庄的植树标准定得很高。“要栽好苗、栽大苗。阔叶树胸径,就是心口的地方要达到4厘米,针叶树树苗要达到两米以上。”高峰期,康庄一年要植树70万棵,不能仅仅依靠春天植树。绿化人员摸索经验,采取了四季施工、三季植树的方法——春栽阔叶、夏栽侧柏、冬栽油松。
星星点点的绿色在一望无际的荒滩艰难铺开。绿化人风餐露宿,用了近10年在荒滩种下12万亩林海,为北京筑起一道绿色屏障。如今人们谈到这段“绿进沙退”的往事,称其为“南荒滩精神”。
在裸岩上挖坑种树
延庆区40里北山绿化带,西起与河北省怀来县交界的古崖居,东至有“塞外小漓江”之称的龙庆峡,是重要旅游风景区的联络线。
这里也是前往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的必经之路。“延庆天气冷,绿油油的叶子要等到4月才能抽芽。”在延庆区园林绿化局绿化科科长罗海莲看来,当下时节,树枝重重叠叠也是别具美感。“前不久刚下了一场雪,积雪的枝干构成了一幅水墨画。”
20多年前,40里北山的景象全然不同。由于坐北朝南,清一色的干旱阳坡上岩石裸露,只有耐旱的酸枣、荆棘可以在石缝中挣扎求生。从北而来的风沙穿过这些低矮稀疏的灌木,扬起漫天黄沙,向城区逼近。
2000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连续12次发生较大的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其中多次影响北京。也正是在这一年,北京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启动试点,门头沟、房山、昌平、平谷、怀柔、密云、延庆等7个工程区开始了一场人与沙的艰苦搏斗。
刚参加工作的罗海莲作为绿化队技术员,参与了延庆区40里北山荒山人工造林工程。她回忆说,在裸岩上挖坑、种树并非易事,绿化工人抡起大锤砸钢钎,在裸岩上凿出一个个“石头花盆儿”。当地没有土,工人用盛放大米白面的口袋,将远道而来的客土一袋袋往山上背。“为了树保活,我们挖的坑比较大,一个坑就得填三十多袋土。”2003年,环山路修好了,工人在山坡上设置了PVC管作为客土回填的管道,从此告别人工背土的艰辛。
技术员还架起了简易缆车,一个篮筐可以横着放进一棵树苗。缆车不停运转,一棵棵树苗就这样被运送至山上。
12年筑起防沙屏障
和罗海莲一样,技术员中的七成都是女性。“春季抢时间栽树,每天7点,大车把我们拉到那儿,中午和工程队一起啃馒头、吃咸菜,减少上山、下山的时间。我们不能在外头吃饭,得蹲到一米深的树坑里去,否则大风一刮,满嘴沙子。”
植树只在春季,但技术员四季都要往山上跑。1月到3月,罗海莲要对山上的生态系统做本底调查,将山体坡度、坡向、土层厚度、现有植物等一一摸清,再进行科学的绿化规划。阳坡要多种耐旱树种,阴坡土层厚的地方则设计种植油松。
“这段时间的外业调查最辛苦。”罗海莲说,光秃秃的山上根本没有路,技术人员沿着沟谷、山脊找路,用鞋底踏出了一条条路。下山更加艰难,一不留神踩到流沙,就会摔倒滑下山坡,“身上经常磕得青一块儿紫一块儿。”
4月到8月是植树造林的黄金期。树木种下了,后续的浇水、修坑、保墒一个也不能少。好不容易用水泵把水打上来浇树,技术人员还得确保水分不蒸发,让树苗存活。“我们把石头码放在树坑里、铺上塑料薄膜、把杂草覆盖到坑里,这些都能防止水分蒸发。”
一晃到了10月,又到了浇冻水的时间。进入冬季,养护人员还要对树木进行清查和看护。“除了防火,还要防止牲畜上山吃树皮树叶。”
罗海莲在40里北山工作了5年,见证了山石嶙峋的坡面披上绿装,15万株树苗在这里扎下根。黄栌、火炬、五角枫、紫叶碧桃,在曾经的荒山秃岭上呈现出碧绿、金黄、火红的渐变色彩。
20多年来,树苗长成了郁郁葱葱的森林,也牢牢锁住了风沙。“北京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于2000年试点,2002年正式启动。通过荒山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农田林网建设、种苗基地建设和低效林改造等林业措施,工程一期用12年植树1.5亿株,构建起了北京抵御风沙的第一道防线。”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说。
启动百万亩造林工程建设
2012年,北京市启动百万亩造林工程建设,森林逐步“走进”城市。
平原造林工程利用废弃砂石坑、荒滩荒地造林绿化,在五大风沙危害区加大生态修复力度,营造具有防风固沙、景观游憩等功能的森林,在风沙治理中也起到关键作用。“由于早年挖沙采石,昌平区有不少沙坑、煤场,宜林地资源极度紧缺。我们结合平原造林,在3万亩沙荒地、沙坑上建起了片片绿林。”昌平区平原造林管理中心副主任纪子健说。
西部沙坑位于马池口镇土楼村。历史上的长期淘沙滥采,导致地平面低于周围正常地表,最大高差达到20米。纪子健说,沙坑治理的首要任务是场地平整,这不仅可以避免出现坑塘,起到防涝效果,同时平稳的作业道可以保证运输、栽植和养护作业。由于当地土壤含沙量大,绿化人员给每个树坑都换上了三立方营养土。“我们还在土壤里添加了生根粉、保水剂等,确保苗木成活。”
树种选择更是坚持了适地适树原则。他举例说,西部沙坑地形变化多样,坑底突出的部位不容易积水,选择洋槐、栾树、银杏等耐旱树种;在高程较低部位,选择白蜡、杨树、柳树等相对耐涝树种;在沙坑周边区域,选择观花灌木,如山桃、碧桃、木槿、紫薇等植物,提高观赏性。
如今,10年前种下的国槐、栾树和油松形成了欣欣向荣的生态林,发挥了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滞尘供氧的生态功能。
2022年是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的收官之年。防风固沙的绿林也增加了市民的绿色福祉。经过两轮造林,到今年年底,北京将新增200多万亩造林绿化,相当于210多个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今年适时启动北方防沙带建设
市民切身的感受是沙尘暴少了,这背后有一组扎实的数据作为支撑——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一期和二期共完成营林造林921.92万亩。截至2021年底,山区森林覆盖率58.8%,比2000年增加19个百分点。
“五大风沙危害区全部实现治理”。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目前,全市共有沙化土地22299公顷,比2014年减少了5305公顷,荒漠化程度也由2014年局部存在中度的情况全部转为轻度。今年,北京将开展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总结工作,按要求适时启动北方防沙带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牢固的生态屏障使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多年的人工造林与封山育林措施,使项目区内野生动植物栖息地逐年恢复,动植物群落、生态系统更趋稳定,形成了山区大尺度生态系统。无垠的荒野中,万物生长,多年不见的野生动植物又回到了人们的视野。
“未来延庆植树造林的空间不多了,我们将重点转向养护,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罗海莲说,山区森林倾向于天然更新、自然生长,管护方面只针对过密的树木进行疏伐,对稀疏地块补种栎类。平原森林将建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给小动物搭建人工鸟巢、昆虫旅馆。“森林防风固沙使生态环境变好了,不光百姓受益,生物多样性也得到了体现。”
未来治沙之路需加强国际合作
北京沙尘天气的发生次数,从北京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初期的年均发生13次以上,减少到近年来的2-3次。影响北京的本地沙源已经基本得到控制。
记者注意到,《北京市沙尘暴天气应急预案(2022年修订)》中称,影响北京的沙尘暴一般为过境沙尘暴。根据最新预案,北京将沙尘(暴)预警信号分为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同时明确了相应的预警响应。在监测方面,北京加强与周边省市沙尘暴天气信息共享,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反应灵敏的全市沙尘暴天气监测体系。
在去年国新办举行的吹风会上,国家林草局副局长刘东生表示,2018年中国科学院做了“三北”防护林40周年的评估,从1978年-2018年期间,“三北”区域沙尘暴的发生次数从过去年均6.8次减少到2.4次,减少了接近2/3。
“2021年,北京的沙尘暴有4次,大部分来自蒙古国。”他说,荒漠化防治是我国在生态环境领域国际合作取得突出成绩和获得良好国际评价的重要领域之一。
未来,治沙之路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每年冬春季节,我国北方地区出现的沙尘暴源头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邻国。在我国国内荒漠化土地基本上得到有效治理的背景下,要想进一步减轻沙尘暴的威胁,开展国际合作是一条重要途径。”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研究员黄顺江说,位于我国北方的蒙古国以干草原和荒漠草原为主,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不断增多,草场牲畜超载过牧,土地退化、沙化严重。
他建议,将国际生态环境治理纳入“一带一路”合作框架,配套开展荒漠化土地治理及防沙治沙工作。(记者 张璐)
-
北京东城:有序开展重点人群核酸筛查
新华社照片,北京,2022年3月21日 北京东城:有序开展重点人群核酸筛查 3月21日,在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街道钟鼓楼文化广场核酸采样点,医护人员为居民进行核酸采样。
-
北京治沙40年 沙尘天显著减少 超六成土地被点绿
受访者供图 2022年是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的收官之年,北京计划新增造林绿化15万亩、城市绿地200公顷。上世纪80年代开始,北京陆续开展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农田林网、重点风沙危害区绿化造林等工程,进行大规模防沙治沙。
-
北京市将于3月22日24时正式停暖
今天24时,本市将停止居民集中供热,2021至2022年采暖季正式结束。停暖后短时间内不要改装暖气管线,确需改装或更换暖气片,一定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
2022年北京市普通高中招生规模7.4万人
今年,本市普通高中招生规模7.4万人左右,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3.3万人左右。今年初三年级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物理、历史、化学科目考试时间为6月24日至26日,具体考试安排由北京教育考试院另行通知。
-
北京市疾控提醒:接到社区排查电话时一定积极配合
10日曾前往榆乐轩烤鸭店聚餐,作为风险人员进行核酸检测,20日报告结果为阳性,当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作为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核酸检测,21日报告结果为阳性,当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