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频道 行业信息
“新兵”逐梦自动化 ——记贵钢钎具制造公司设备室李永富
2022-03-18 16:50:59 来源: 首钢集团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入职不到两年,是一名纯粹的“新兵”;参与攻关重型钎自动上下料机课题实现增效;完成自动切割机、双工位正火线自动生产线及渗碳炉风冷塔风冷控制程序等改造,年可节省人工费近百万元……他就是贵钢钎具制造公司设备室挂职副主任李永富。

  重型钎是贵钢钎具公司主打产品之一,产品使用进口数控加工,形状从圆形到六角形几十种规格,尺寸从1.5米到6.7米长短不一。原来上下料均为人工,重料需两人装夹上下料,耗用时间长,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因此,重型钎杆自动上下料课题被列为重点攻关项目。李永富学习的是自动化专业,被选入项目组负责自动化控制设计。接受任务后,他翻资料,查数据,认真分析加工工序存在的问题,积极与厂家人员沟通,广泛征求工艺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意见,完成自动控制设计。当设备应用到生产实际,操作人员和工艺人员结合生产现场又不断提新要求,他总是不厌其烦修改,直到符合要求为止。重型钎杆自动上下料机在加工不同规格产品时,要求送料托台自动匹配机床入料口高度实现精准送料,可根据进料和退料距离变化,自动定位棒料位置。李永富和团队成员合力攻关,上卸料机与机床联动,减少操作步骤,一键循环加工,简单适用;拓展了数控机床应用性,实现重型钎杆螺纹加工工序的全自动生产,极大提升进口设备应用效能。2021年8月实现全自动生产以来,用工由6人变为3人,高炉开口钎人均生产率提升154.55%,人工上卸料改为全自动上卸料,降低了劳动强度,有效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减少场地占用30%。

  锥形连接钎杆也是贵钢公司主要产品之一,年产200多万支,占全国份额55%以上。切割下料设备是上世纪80年代厂内自制设备,存在需要辅助人员较多、砂轮片消耗较大、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实现切割自动化是贵钢钎具人的梦,曾多次设计改造,均以失败告终。李永富担纲电气控制设计,继续逐梦。攻关团队深刻总结,反复分析讨论,找到自动切割失败的原因。

  李永富知道,要达到效果,最重要的是动态精准检测砂轮片状态。由于砂轮片不断磨损直径变小,电机转速保持固定,砂轮片切割的线速度就会越来越小,硬度较高的钎杆断面就会烧糊,刚开始转速高会导致砂轮片甩爆。同时砂轮片接触杆件下刀时的速度不能过快,过快会使砂轮片爆片,为提高效率,克服砂轮片线速度不断变小的问题,只有采用动态变速下刀。动态变速下刀的参数如何去确定,成了实现自动控制的最大难题。他初生牛犊不惧虎,经过反复修改、计算和实验,终于完成整套设计。

  在调试过程中,砂轮片高速旋转且伴随切割火花和高温干扰,信号采集响应速度跟不上,导致砂轮片动态检测状态始终不能解决。李永富天天同机械设计人员蹲在调试现场检索原因,不断修改。通过更换多种检测器件和控制方法,对砂轮片进给和退出量终于实现动态控制,可以快速向下移动锯切,让砂轮片获得可靠固定的线速度,解决砂轮片恒定线速度自动计算匹配控制,自动切割设备保持了顺畅运作。目前,只需1人远距离辅助性操作控制,就能够完成工作。原来每天6人操作改为2人,同时砂轮片切刀数从270次增加到350次左右,砂轮片消耗节约30%。

  李永富还参与了双工位正火线改造,生产效率提高3倍,电耗降低15%;将渗碳炉风冷塔的风冷控制程序由两段人工控制提升到八段自动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性,节省改造费约2万元。在自动化控制的路上,李永富年轻、好学,勇于接受挑战,他表示,要再接再厉,在装备自动化改造领域创出更多不凡业绩。

+1
【纠错】 责任编辑: 彭嘉靖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482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