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2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也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20年。记者从北京市林业工作总站获悉,20年来,工程已累计完成造林营林921.9万亩,筑起一道京畿绿色屏障,保障首都生态安全,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二十余年前,京城曾被风沙困扰,永定河、潮白河、大沙河流域和南口、康庄被称为“五大风沙危害区”。北京从2000年开始试点,2002年正式启动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通过植树种草、退耕还林、小流域及草地治理、生态移民等措施,恢复植被,涵养保护饮用水源,从而达到防沙治沙的目的。
工程先后分两期。2000年到2012年,京津风沙源治理一期工程建设实际完成造林营林708万亩,让沙区和荒山披上了绿装,成片的林木和草场郁郁葱葱,成为京津生态区亮丽的风景线。2013年启动的二期工程,开始向土壤贫瘠、水源缺乏、交通不便的地区进军,造林难度大大增加。在新发展理念助力下,工程更加注重改善森林植被质量,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山区生态功能。根据山区不同的立地类型,主要选择油松、侧柏、落叶松、元宝枫等乡土树种,进一步丰富植物品种,完善林分结构,同时因地制宜保护和种植灌木以及原生草本。在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等阶段,都有专家和技术人员把关,守住高质量发展的第一道关口。截至目前,二期工程实际完成营林造林213.9万亩。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本市还启动低效林改造工程,通过森林健康抚育,对密度偏高的林地开展科学经营,让每棵树都发挥最大的生态价值,进一步提高森林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空气、固碳增汇的生态作用。
二十年绿进沙退。如今的北京,树更绿、天更蓝,那些遭遇沙尘暴袭扰的春天已成回忆。据统计,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已完成营林造林921.9万亩,北京山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8.8%,比2000年增加19个百分点,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贡献率达到90%以上。测算显示,工程区每年可减少水土流失量54.3吨/公顷,多种野生动植物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京城大水盆——密云水库的水质,也连续多年保持在Ⅱ类标准以上。(记者 朱松梅 通讯员 方昊)
(原标题:921万亩林海为京城挡风沙)
-
又是一年毕业季,求职防骗小锦囊一定要牢记!
-
北京市对34类重点人群适度加密核酸检测频次
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行业重点场所防疫管理的相关措施。
-
城管执法部门近期已移送疫情防控问题单位212家
-
将持续对工业企业开展"七天一轮"全覆盖监督检查
-
怀柔科学城科研装置陆续投入运行 对外征集课题
怀柔科学城越来越多的科研装置正陆续投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