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新波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滑雪医生
4年“魔鬼训练” 打造赛场4分钟抵达
对高山滑雪医生而言,普通人连站立都费劲的高山赛道,他们不仅要如履平地,当运动员发生意外,他们还要在4分钟内抵达现场。
为了这4分钟,我国第一代滑雪医生训练了4年。中日友好医院主治医师宋新波是其中一位。
守望赛道的高山滑雪医生
冬奥会期间,每天早上6点,中日友好医院主治医师宋新波会和队友们一起乘上大巴,驶往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上山的路是1个小时,之后,医生们备好自己的雪板和医疗包,分散至赛道和训练道的各个点位,开始一天的值守工作。
位于海坨山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设有7条雪道,雪道坡度大、落差大,是目前世界上难度最大的比赛场地之一,承办大回转、超级大回转、滑降等比赛项目。
高山滑雪医生是赛事不可或缺的一员。根据要求,一旦有运动员摔倒受伤,医生们要在4分钟之内抵达现场,而除去清空赛道的时间,留给他们的只有1分钟左右。
除非有人轮岗,值守一刻也不能休息。为了确保第一时间赶到,医生必须站在户外。寒冷,是最大的挑战。
宋新波说,最冷的一次是在第三赛道的一个风口处值守。冬季的高山上,体感温度低至-35℃,滑雪服、羽绒服、隔离衣、电加热袜子全部穿上,在户外仍会迅速冻透。
4年“魔鬼训练” 雪技脱胎换骨
刚加入高山滑雪医疗队时,宋新波滑了四五年的雪,上过高级道,对自己的滑雪技术颇为自信。直到正式进入系统培训,他才发现自己把滑雪想得太简单了。
训练从2018年开始,每年雪季都要进行。一天训练5-6小时,持续一个月左右。第一次训练,宋新波就产生了严重的自我怀疑,几个小时练下来,宋新波全身疼痛,结束后饭也不想吃,只想躺下,真躺下了,翻身的动作都不敢做。坚持到第二周,身体才逐渐适应下来。
在此之前,宋新波滑雪随心所欲,不怎么关心滑雪技术。这一次,团队请来国内顶级的滑雪教练,他才意识到原来一个动作包含着许许多多的细节。举例来说,高山滑雪坡度大,加速过程中如果重心不稳,人非常容易摔倒。再加上滑雪医生随身要携带30斤的医疗包,负重给滑雪增加了难度,摔倒是家常便饭。
第二期训练时,宋新波感到自己的技术有明显提高,原先一天顶多滑上四五趟,这时一天十几趟也很轻松,滑雪时身体也不那么较劲了。今年1月,他参加了最后一季培训,在2000多米海拔的海坨山上,冰状雪道坚硬光滑,普通人站都站不住,他能稳定自如地滑到93公里时速,雪板仿佛身体的一部分。
四年中,除了雪地上的“魔鬼训练”,他们还要接受急救培训、实地演练、赛事保障,技术提高的同时,也逐渐熟悉了医疗保障的各个流程。
在这场全世界转播的国际赛事中,要让世界各地的人们看到中国有强大的医疗保障团队,可以为运动员提供专业的医疗救护。——宋新波(记者 戴轩)
-
冰雪盛宴落幕 中国军团冰强雪壮是怎样拼出来的
” 在钢架雪车、雪橇、跳台滑雪、北欧两项、冬季两项等起步较晚的项目上,外教帮助中国选手实现全项目参赛目标。在单板滑雪赛场,两位冬奥元老蔡雪桐和刘佳宇,为了训练体能,两人历经专项提升,将状态达到新的层次。
-
史家小学合唱团和舞蹈团小学生讲述表演幕后故事
昨晚,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一片沸腾,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就在这里举行。”史家小学金帆合唱团团员、六年级13班的杨子熠说,自己平时训练结束后回到家,会反复听《小星星》这首歌找节奏、找小时候听这首歌的感觉。
-
北京逐步成为残疾人友好型城市
董连民介绍,2019年11月,北京抓住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契机,启动全市无障碍环境建设2019至2021年专项行动。三年来共修复盲道2.6万处、人行横道6597处;改造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35个,城市全域主要道路盲道基本“无断点”、缘石坡道基本“零高差”。
-
中国冬残奥代表团2月21日正式成立
三届冬残奥会将于3月4日至13日举行,今天中国冬残奥代表团将正式成立并对外公布。“北京按照两个冬奥、同样精彩的要求,对标国际一流,同步抓好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障碍环境建设。
-
“冰墩墩”出道了 动画明星集体给它“搭戏”
北京冬奥组委特许动画电影《我们的冬奥》2月19日在全国上映,电影讲述了中国经典动画角色与“冰墩墩”“雪容融”围绕冬奥村开村仪式展开的多篇章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