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闭幕式熄灭主火炬环节。记者 邓伟摄
2月11日,距2月4日本届冬奥会开幕才过去一周时间,当全世界依然津津乐道于开幕式上古老而绝美的二十四节气、一“鸽”也不能少的烂漫温暖、千万雪花汇聚的“微火”时,偌大的鸟巢已然转换节奏,酝酿着冬奥会闭幕式的惊艳。
主创团队几乎没有试错空间
2月11日,这一天距冬奥会闭幕仅剩9天时间,闭幕式演职人员首次进场联排。“闭幕式整体方案在开幕式确认之后几乎就成型了,我们秉承‘简约、安全、精彩’的办会宗旨,与开幕式一脉相承。”闭幕式导演沙晓岚说。时间紧迫是大家面临的非常现实且棘手的问题,“在进场前,我们只能通过视觉效果进行1∶1模拟,包括环节的彩排,都尽量去还原鸟巢的环境,但现场的实地彩排才是最关键的。很多画面衔接,虚拟与现实影像比对调整,音乐、表演、影像的配合,都必须准确咬合。”
主创团队没有太多试错的空间,“视觉影像设计上,一个小动作、一个画面修改了,渲染时长就要48小时,服装、道具也要相应地调整。这就要求我们在前期准备时把所有工作做到最好,把试错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主创团队和时间赛跑,很多工作完成时已到凌晨,而所有的统筹、编导人员几乎都睡在现场。如此紧张的节奏里,大家“抢”出了三次全要素正式彩排,在舞美、灯光、音响等方面进行了一轮全面修改。
2月13日,一场大雪降临北京,鸟巢的LED屏幕和跑道上积满了厚厚一层雪。“当天下午4点多钟,我们开始扫雪,晚上6点又进行了第二次清扫。”最近几天,北京又常有大风,气温很低,“但所有的演职人员没有叫苦叫累。”闭幕式上,大部分演员来自大、中、小学,还有不少小朋友。“他们随时都保持着最饱满的热情,每次彩排都像正式演出一样,这让我们非常感动,也备受鼓舞。”沙晓岚说。
“折柳寄情”展现中国文化底蕴
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的巧思让全世界拍案叫绝,北京冬奥会大幕拉开伊始,就伴随着中国文化的深刻定义。闭幕式上,脱胎自中国文化的灵感仍在延续:遍布观众席间的红灯笼、十二生肖、中国结……处处是鲜明亮眼的中国元素。
“闭幕式有很多固定的仪式环节,其中,‘缅怀’是大家最关注也是讨论度最高的环节。”沙晓岚说。这一次,“缅怀”环节融入了中国人“折柳寄情”的情怀,也最能体现闭幕式期待为固定环节赋予的情感寄托和意象表达:伴着《送别》的音乐,长长的柳条拂动,深寄思念与祝福……
“面对即将分别的人,我们折柳相赠,在思念亲人、怀念故友时,我们也会‘折柳寄情’。”沙晓岚解释创意时说,“在一般印象里,缅怀逝去的先辈是沉痛悲哀的,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有‘柳’通‘留’的不舍,更有希望像柳枝一样坚韧的美好祝愿。冬去春来,总有新生,这展现出了中国人千百年沉淀下来的豁达的人生哲学。”在整体视觉呈现上,折柳寄情是写意的、符号化的,“通过众人‘折柳寄情’的大场景,我们表达了不忘过往、牢记来时路的细腻情感,以及面对苦难总能生生不息的向上蓬勃感。这是我们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的诠释,也是对‘更团结’这一理念的升华。”
“双奥之城”是呈现的核心内容
“‘双奥之城’是闭幕式要呈现的核心内容,这是我们独一无二的骄傲与荣誉。”作为亲历了北京两次奥运会的双奥人,沙晓岚和许多主创都有着更深的情愫,“2008年的场景,我至今还不能忘怀。”在呼应2008年北京奥运会、展现“双奥之城”时,“我们想到再现2008年的星光五环,与这次冬奥的冰雪五环相呼应。”
在圣火熄灭时,浪漫的星光五环伴着《我和你》的歌声再次升起,难言的、汹涌的感动穿越14年的时光,为“双奥之城”的故事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圣火熄灭的环节是总导演张艺谋最重视,也是我们反复打磨修改的环节。”沙晓岚说,“如何让圣火熄灭的形式与点燃的过程相连接,呈现情感上的串联;如何用可感可观的形式展现始终不灭的奥林匹克精神,都是我们设计该环节的核心准绳。”
“从演员的站位,到音乐的选取,再到圣火熄灭形式,我们尝试了大量的方案,才最终确认现在的版本。”沙晓岚解释,理想的韵味和节奏“要求灯光与影像的配合极度默契,音乐的过渡衔接高度精准,就需要各工种反复合成、彩排。张艺谋导演亲自到现场,反复推敲,确认每一个细节,这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在钩沉并展现“双奥之城”历史的同时,张艺谋提出,不应过分沉湎于大量的重复,“开幕式、闭幕式的美学精神都是强调现代感,强调新时代。”(记者 高倩)
-
冰雪盛宴落幕 中国军团冰强雪壮是怎样拼出来的
” 在钢架雪车、雪橇、跳台滑雪、北欧两项、冬季两项等起步较晚的项目上,外教帮助中国选手实现全项目参赛目标。在单板滑雪赛场,两位冬奥元老蔡雪桐和刘佳宇,为了训练体能,两人历经专项提升,将状态达到新的层次。
-
史家小学合唱团和舞蹈团小学生讲述表演幕后故事
昨晚,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一片沸腾,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就在这里举行。”史家小学金帆合唱团团员、六年级13班的杨子熠说,自己平时训练结束后回到家,会反复听《小星星》这首歌找节奏、找小时候听这首歌的感觉。
-
北京逐步成为残疾人友好型城市
董连民介绍,2019年11月,北京抓住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契机,启动全市无障碍环境建设2019至2021年专项行动。三年来共修复盲道2.6万处、人行横道6597处;改造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35个,城市全域主要道路盲道基本“无断点”、缘石坡道基本“零高差”。
-
中国冬残奥代表团2月21日正式成立
三届冬残奥会将于3月4日至13日举行,今天中国冬残奥代表团将正式成立并对外公布。“北京按照两个冬奥、同样精彩的要求,对标国际一流,同步抓好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障碍环境建设。
-
“冰墩墩”出道了 动画明星集体给它“搭戏”
北京冬奥组委特许动画电影《我们的冬奥》2月19日在全国上映,电影讲述了中国经典动画角色与“冰墩墩”“雪容融”围绕冬奥村开村仪式展开的多篇章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