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2022年北京两会期间,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学国家实验教学中心主任颜丹平接受采访。新华网发 谢晗 摄
新华网北京1月7日电(吴文诩 刘文敏)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学国家实验教学中心主任颜丹平在北京两会期间接受专访时表示,当前,城市地质工作面临研究对象转变、重要性认知不够、研究技术亟待创新三大“挑战”。
第一个挑战:研究对象从山野到城市的转变
城市地质工作从传统的野外转到城市中来,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方法,就会遇到很大挑战。因为我们“看不见”,研究对象都在房子底下,都在建筑物的底下被盖住了,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思维和技术方法都用不了,所以必须要改变思路。
第二个挑战:对城市地质工作重要性认知不够
地质工作是一切城市生活和工业建设的基础。比如,以前找到各类岩石、矿物等之后,就交接给工业部门,所以地质工作在社会生活中的认知度不是很高,然而这些基础工作缺一不可。这就涉及到对地质工作的认识问题。对于城市地质工作而言,它仍然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挑战。人们认为地质工作离生活很远,就容易忽视它的重要性。目前政策和法规上对于城市地质工作还有待完善。
第三个挑战:研究的技术手段还需不断创新
因为我们要从地面进到地下去研究,所使用的技术方法要求超脱传统的限制。比如,要充分利用大数据,运用新的监测技术,运用深地实验室技术。然而,这些工作目前都是处在初步探索的阶段。北京城市地质工作目前也处在一个前期阶段,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还没有完整的技术方法和思路。
如何加强城市地质工作建设?首先应尽快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其次,地质工作应该大力进行科普,让各行各业,包括普通老百姓都能够认识其重要性。
北京要闻
-
北京市拟立法护航“城市更新”
让“城市更新”有法可依、有矩可循,是破解城市发展痛点、难点、堵点的前提和基础。城市更新今后将有法规保驾护航。
-
北京:“十四五”时期提升绿电消费比、推进市场化交易
来现余介绍,从需求看,北京全社会用电量由2012年的874.3亿千瓦时,增长到2021年的1233亿千瓦时,增长幅度非常显著;从供给看,形成了“多方向、多来源、多元化”的受电格局和“环网支撑、多点注入、就地消纳”的网架结构。
-
“每月一题”将重点解决17个高频共性问题
昨天(7日)下午,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举行“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新闻发布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科技冬奥、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接诉即办“每月一题”等工作介绍情况,通过一组组亮眼而翔实的数据,展现出新时代首都发展的新成就、新图景、新气象。
-
去年北京市法院在线庭审率达67.4% 持续居全国首位
2021年,全市法院新收案件103万余件,比上年增长22.8%;审结92万余件,比上年增长10.2%。
-
去年全市检察机关办理环境和资源保护类公益诉讼1066件
2021年,全市检察机关办结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案件87661件,较2020年、2019年分别上升81.5%、40.1%,办结率96.6%,同比上升14.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