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建筑物名称不规范现象将得到严管。北京市规自委官网10月12日发布《北京市建筑物名称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提出建筑物名称应避免使用“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名称。
规定出台前,建设单位在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之后,向属地规自部门提出申请,由该部门核准。然而,由于核准证仅在住建部门办理预售许可这一环节使用,项目启动阶段建设单位往往会准备一个或多个项目推广名,用于宣传和销售。
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现状地名中,存在“大、洋、怪”现象的不规范地名。现有法规和规范尚无项目推广名的管理规定,尚无明确的管理部门,管理上存在空白和盲区,亟须加强管理。
针对这些问题,规定明确,建筑物名称原则上以宗地权属为基本单位命名,总字数一般应当控制在3至6个汉字,且不得含有非文字性符号。建筑物名称应与其用途、规模、品质相协调,避免使用“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名称。
什么是“大、洋、怪、重”
“大”指含义远远超出地理实际地域、地位、规模、功能等特征的地名;
“洋”指包含外国人名的地名、包含外国地名的地名、用外语词命名的地名;
“怪”指用字不规范的地名、含义怪诞离奇的地名、含义低级庸俗的地名和带有浓重封建色彩的地名;
“重”指与本市建筑物名称重名或同音。
各类地名标志、房地产广告必须严格使用经审核确定的建筑物名称,不得增删或更改其字词。建筑物产权单位、物业管理部门或其他使用人在办理有关行政审批手续时,应使用核准的建筑物名。
规定提出,建筑物名称标志应设在宗地主要出入口或建筑物面向主要交通道路的明显位置,电子地图也应及时更新相关内容。(记者陈雪柠)
(原标题:本市出台建筑物名称管理暂行规定 建筑物名称不得“大洋怪重”)
北京要闻
-
前门草厂将现“零废循环”小院
空矿泉水瓶子、旧棉布、麻绳……10月12日下午,阳光明媚。这天,北京林业大学师生走进草厂社区,带领居民开展“绿色微更新计划——零废循环小院”实践。” PPT播放着倒置花盆和多肉花盆的介绍,屏幕上废旧容器和绿色植物的完美结合,看得居民们满眼羡慕、跃跃欲试。
-
3成多老人每天用电子设备超3小时
智能电子设备让老年人的生活更丰富,同时也带来一定负面效应。记者获悉,该校自7月启动百千万智慧助老公益行动以来,已累计上线68次公益直播课,超3.2万人次通过课程学习使用智能设备。
-
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 北京市出台“友好九条”
记者昨天从市老龄委了解到,被称为“友好九条”的《北京市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3年)》已于日前印发。在智能应用友好方面,本市将加大适老化智能终端产品的研发力度,全面推进“智慧助老”专项行动,加大对网络诈骗的打击力度。
-
疾控提醒学校制定流感防控预案
秋冬季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市疾控中心日前提醒各学校要制定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疾控部门提醒,学校应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领导工作小组,制定传染病防控方案及应急预案,严格落实晨午检、缺勤登记、追踪制度及复课证明查验等制度。
-
13台机器人“上岗”水立方
日前,首批13台机器人在国家游泳中心调试到位,正式上岗。清扫机器人可对场馆观众区、媒体工作区、工作人员区、运动员区、比赛大厅等8600平方米的室内大面积公共区域开展清扫(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