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北京11月18日电(记者赵旭)沿中轴线南行至天桥市民广场,一场别开生面的露天音乐演出吸引着往来人群驻足。近日,由北京市西城区委宣传部、西城区天桥街道主办的户外艺术活动,让专业艺术融入城市烟火,为天桥演艺区的初冬增添了浓浓暖意。
笛声清越,在天桥市民广场上空回荡。中国歌剧舞剧院青年演奏家孙楚泊站在开放的空间表演,现场没有检票口,不用买票就能欣赏到专业演出,行人自发围成“观众席”,有人举起手机记录精彩瞬间,有人跟着节奏轻轻哼唱。
这场露天演出,是天桥演艺区文化底蕴的当代延续。这里曾是百戏杂练之地,侯宝林、新凤霞等艺术大师都曾在此“撂地”表演,即在露天设场,边说边练,形成独特的民间艺术生态。如今,天桥盛世集团组织旗下北京风雷京剧团、杂技团和皮影剧团,以“以演代练”形式在广场排演,通过《贵妃醉酒》等经典片段赢得阵阵掌声,让老北京的“撂地”艺术焕发新生。
“当艺术融入日常烟火,既为新大众文艺注入活力,也让文化惠民底色更亮。”西城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在常态化开展室内演出的基础上,营造开放式梦想舞台,带来室内外多元音乐体验,让专业艺术更多惠及大众,这将持续提升天桥演艺区的知名度与国际影响力,更好助力‘大戏看北京’‘演艺之都’建设。”
夕阳西下,笛声渐息,而天桥的文化故事仍在继续。作为首都“文化中心”功能的重要载体,占地2.07平方公里的天桥演艺区,以其开放包容的姿态,让文化真正融入日常生活,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这场古今对话的参与者。
【纠错】 【责任编辑:韩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