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门头沟坚守“生态立区”聚力绿水青山-新华网
2025 11/13 09:40:03
来源:新华网

北京门头沟坚守“生态立区”聚力绿水青山

字体:

  新华网北京11月12日电(记者王艳刚)12日,记者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一把手发布·京华巡礼”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门头沟专场了解到,“十四五”期间,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文化兴区、科技强区”发展战略,统筹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与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正成为让“在者舒心、来者倾心、未来者动心”的“京西福地门头沟”。

  五年来,门头沟区坚守“生态立区”之本,聚力建设“绿水青山门头沟”。

  2025年3月20日 盛放的春花与北京门头沟区定都阁相映成趣。新华社记者 张铖 摄

  十四五期间,门头沟区PM2.5平均浓度降至23.6微克/立方米,较2020年下降了26.3%,地下水水位连续7年回升,最高点位达近25米,地表水市考断面优良率达100%。

  五年来,门头沟区实施“中国山水工程”系列项目,推进百万亩植树造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和废弃矿山修复等系列工程,森林覆盖率、林草覆盖比分别达到了48.6%和93.9%。

  门头沟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吕鸣表示,门头沟区先后获评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天然氧吧,成为全国首批“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

  2025年服贸会门头沟区展台的工作人员介绍琉璃冰箱贴。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在坚守“生态立区”之时,门头沟区坚持“文化兴区”,聚力建设“诗情画意门头沟”。

  门头沟区拥有不可移动文物563项,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258处,非遗传承人达100人,各级非遗项目达145项,较“十三五”末(2019年)增加102项。

  门头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王垚表示,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成为北京乃至京津冀地区首例。“京西古道”入选首批市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东胡林人遗址入选北京市第一批考古遗址公园。

  同时,门头沟区坚持以文惠民、以文润城,创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十四五”期间门头沟区人均文化设施面积、体育场馆面积分别较“十三五”末增长6.9倍、13.2倍,京西历史文化正“如春风细雨,浸润百姓日常”。

  北京门头沟:闲置村屋变身特色民宿2021年8月17日。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

  五年来,门头沟区筑牢“科技强区”之基,聚力建设“专精特新门头沟”。

  门头沟区依托“城区的位置、郊区的成本、新区的机遇、景区的环境、老区的热情”五大优势,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科技强区发展战略。

  目前,门头沟区专精特新企业达到225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50家,境内外上市企业9家,分别较“十三五”末增长24倍,增长15.8%,增长50%。中关村门头沟特色产业园年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元,地均产出率达每平方公里236亿元,劳均产出率达到334万元。实现高端产业引领。

  门头沟区委常委、副区长曹子扬表示,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园今年开园运营,目前已建成700P国产自主算力集群,获得全国首批“国智牌照”,“京西智谷”成为全市人工智能重点布局区、数智安全先行区以及全市重点建设的E级智算高地,品牌影响力日益彰显。

【纠错】 【责任编辑:周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