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之肺”七里海百鸟翔集-新华网
2025 11/09 09:09:36
来源:北京日报

“京津之肺”七里海百鸟翔集

字体:

成群结队的东方白鹳在七里海湿地的漂浮鸟岛旁自由翱翔。

  秋冬之际,正是候鸟越冬之时。京津地区最大的自然湿地——素有“京津绿肺”之称的天津市宁河区七里海湿地提前成了候鸟乐园。

  “今年候鸟越冬不仅时间提前了,候鸟的种类也从2021年的258种增加到目前的308种,创历史新高。”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韩克武介绍,今年湿地核心区内的北京麋鹿群数量达50多头,也创下历史新高。古海岸七里海重现“百鸟翩翩,呦呦鹿鸣”的美景。

  今年10月初,七里海湿地珍稀候鸟的“先头部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等率先“报到”,比去年提前了近10天。

  由于北方提前转寒,东北等地区的部分候鸟栖息区因降温结冰食物减少,东方白鹳、白枕鹤、灰鹤等珍稀鸟类提前落脚七里海湿地。

  迁徙高峰中,数万只白琵鹭、反嘴鹬、黑尾塍鹬等“老朋友”如约而至。其中,白琵鹭往年过境数量1500多只,今年已达3000余只,创历史新高。

  七里海湿地是东亚至西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中转站”。近年来,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加大湿地生态修复力度,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稳步提升,成为众多珍稀水鸟的栖息繁殖地。今年预计将有超60万只候鸟迁徙过境。

  “七里海湿地的北京麋鹿今年添丁8头麋鹿宝宝,个个健健康康,吃嘛嘛香。”每天清晨,当七里海的第一缕阳光穿透晨雾,韩克武总会先走进数字化指挥中心,看着大屏幕上的麋鹿悠闲觅食,心中满是感慨,如今,七里海湿地的麋鹿数量已突破100头。

  为了丰富生态系统,还原生态面貌,七里海湿地2011年从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引进了10头麋鹿。

  随着七里海湿地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麋鹿数量不断增长,2023年,罕见的白色麋鹿惊现七里海,宁河区特意为白色麋鹿取名“瑶光”,取自“瑶光神鹿”的传说,代表着智慧、美丽、祥和、安宁,“瑶光”创意系列文创产品也应运而生。

  为壮大七里海麋鹿种群、保护生物多样性,2024年3月,宁河从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引种了一雌一雄两头麋鹿,其中雌性麋鹿在七里海顺利诞下一头小麋鹿。麋鹿在宁河健康成长,一切安好。今年3月,宁河区又从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引进58头麋鹿。

  2024年10月,宁河荣获联合国“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称号,入选“自然城市”平台,向全世界展示了美丽京津冀的生态画卷。

  “我们发现仅靠滩涂及岸边植物营造的鸟类生境,难以吸引大量野生鸟类驻足和停歇,很难对重点物种形成针对性保护。”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田秀静介绍。

  于是,在七里海湿地核心区水域,一座总面积约400平方米的人工岛建成,上千只珍稀候鸟在这里悠闲栖息,时而自由翱翔,时而散步嬉戏。这座人工建造的漂浮鸟岛,包含燕鸥、燕鸻等鸟类筑巢繁殖的卵石区、满足鸟类隐蔽栖息和育雏的水生植物区和方便水鸟觅食的鱼巢区。“自从有了鸟岛,这里很快就成了候鸟繁衍生息的新家。鸟岛上已有2000余只燕鸥、燕鸻、金眶鸻等珍稀鸟类驻足,搭建有20余个鸟巢,共孵化幼鸟60余只。”田秀静介绍。(记者 韩梅)

【纠错】 【责任编辑:杜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