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17日电(记者杨淑君)9月16日,2025北京文化论坛“破界共生:科技激发文化原创力”平行论坛首场专业沙龙在京举行,业内人士共话AI技术与影视创作的深度融合与未来发展。
本场沙龙以“数智未来,影创新生——AI时代下影视创作新范式”为主题,由北京市文联、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承办。

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韩云升表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重塑文艺创作的生产方式和表现形态。“这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次文化创新,为我们激发文化原创力提供了全新的可能。”
在沙龙特别设置的AI超级观摩环节,现场播放了一段精彩纷呈的AI生成影视作品集锦,集中展示了包括来自博纳影业《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快手可灵AI与星芒短剧出品的《新世界加载中》、北京卫视春晚AIGC短片《生肖今晚要换班》等在内的多部AI影视作品。
灵河文化创始人兼CEO白一骢指出,当生成式AI发展到非常普及的阶段时,实际上实现了对创作者的平权,极大地降低了创作门槛。中影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马平表示,传统创作者应主动拥抱AI所带来的原生创造力,积极向更年轻的思维方式靠拢。
在与光同尘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陈发灵看来,科技发展有效赋能了文化传播,通过技术的力量,文化得以转化为更轻便、更易传播的影像形态。导演陆川认为,科技推动文明与审美共同进步,使更多美好作品被看见。同时,他坦言AI在降低制作门槛的同时也抬高了内容的标准,当视效奇观的影片做到极致时,更质朴、更贴近生命与灵魂的表达将变得更为珍贵。“在AI赋能之下,内容创作的核心竞争力,将更集中于深刻的叙事与人性洞察。”
【纠错】 【责任编辑:陶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