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22日电(郭宇靖 熊闰)山西一位中学校长刘伟波创作的长篇小说《平遥话》新书首发仪式21日在北京举行。
该书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以平遥古城为依托,以平遥方言为叙事特色,通过小人物的命运轨迹,串联起近百年的历史变迁,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往晋商文化深处的大门。
作者刘伟波现为太原一中学校长。他在首发仪式上表示,自己生在平遥,长在平遥,自幼深受祖辈故事的熏陶,平遥不仅是一座世界文化遗产古城,更是一座故事宝库,自己有责任将家乡故事与文化传承下去。
平遥古城是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平遥古城为“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

长篇小说《平遥话》新书首发仪式在京举行。(受访者供图)
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在发布仪式上说,《平遥话》是一部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化小说,也是一部方言体运用成熟的小说。他说,作品成功为方言注入了文化意蕴,读来倍感亲切。
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亚丽说,方言也是文化的载体,蕴含着民众的思维方式和情感密码,而文学正是方言最好的保鲜剂,希望这本书唤起社会对乡土文化的关注。
《平遥话》的主人公刘元,是一位出身平凡的平遥孤儿。十五岁进城后,他从伙计起步,在商海中历经沉浮,其人生轨迹横跨民国初年、抗战、新中国成立、政治运动及改革开放等重要历史阶段。
《平遥话》对方言深度运用,不仅章节名如《地儿》《祖爷》《圪捞》等均源自平遥话,叙事中穿插大量方言词汇。
【纠错】 【责任编辑:陶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