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25日电(记者邬金夫、李春宇)由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主办的“小新书院”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近日在北京举办,与会专家学者围绕“AI赋能新型工业化:探索工业发展的未来路径”展开交流。
在主题分享环节,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尚希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工业化的逻辑,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具有很强的渗透性,会渗透到传统的生产要素中,也会渗透到各行各业。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黄群慧认为,应重点关注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可以在国内保留“智能母工厂”,然后通过复制“智能母工厂”的形式走向世界各地。
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兼职教授张闯说:“信息社会的本质是产生了大量的数据,甚至把我们的世界重新用数据进行了刻画,真正的未来是基于数据的人工智能。”
中国移动集团级首席专家孙滔表示,在未来的6G时代,智能体将成为关键应用,智能终端、无人机、智能车、协作机器人等都将成为具有自主能力的实体。
本次活动现场还发布了图书《国家工业密码》,该作品讲述了国有企业在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过程中的独特贡献和生动故事。
【纠错】 【责任编辑: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