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首页 时政 国际 财经 高层 理论 论坛 思客 信息化 房产 军事 港澳 台湾 图片 视频 娱乐 时尚 体育 汽车 科技 食品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即将迎来建校100周年。经过百年沉淀,学校浓缩出怎样的办学传统和精神内核?如何做好基础教育阶段的创新人才培养?学校和家庭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各自应如何定位?日前,新华网专访了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刘继忠。
精彩观点
1
刘继忠

新华网:三十五中即将迎来建校100周年。经过百年沉淀,学校浓缩出怎样的办学传统和精神内核?

新华网:三十五中即将迎来建校100周年。经过百年沉淀,学校浓缩出怎样的办学传统和精神内核?

三十五中走过百年历程,是一所文化非常厚重的学校。在总结百年历史的时候,我们用了三个词——“志成精神”“志成教育”和“志成人”。

1923年学校创办初期,“改变民族落后、发展教育事业、培养栋梁之材、有志者事竟成”是对志成中学(北京三十五中前身)“志”的描述。新中国成立后,“志成精神”体现为“励精图治、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有志者事竟成”。步入新时代,“志成精神”又有了新发展和新内涵,即“厚植红色基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志成精神”一脉相传,这是三十五中办学的灵魂。

“志成教育”是全面育人、全面优质、特色鲜明、适性扬长。历经百年,学校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优秀教师,成就了数以万计的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包括“两弹元勋”邓稼先等,为国家发展和建设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志成人”的共性有四方面。第一,理想信念比较坚定;第二,综合素质比较高;第三,领导能力比较强;第四,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适应未来社会挑战的能力。我们始终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学校使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

1
刘继忠

新华网:在基础教育阶段注重创新人才培养,有没有担心升学率问题?

新华网:在基础教育阶段注重创新人才培养,有没有担心升学率问题?

一所学校的教育有三方面非常重要:一是唤醒学生潜能,点燃学生梦想;二是创造环境和平台。三十五中致力于让孩子在各个方面有机会发展,在科技、艺术、体育、人文、国际教育等方面给孩子们提供激发潜能的机遇和平台;三是培养孩子胸怀和视野,志向的高远决定人生的高度。这些使得教育能够实现以人为本,服务多样化人才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十五中升学成绩现在很好,本科升学率基本能达到100%。一本录取率也在90%以上。我们更多地把升学看成是一个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有好的学习平台和氛围,自然也会有好的升学结果。

现在学校既有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类素养提升课程,也有针对兴趣特长领域的分层分类课程。对有兴趣、有潜能的学生,我们给予一些拓展性、探究性课程,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学习和成长机会。

学校注重为孩子发展奠定基础和能力,像学生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观念、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能够适应未来挑战的创新素养。这些都是基础教育应该发挥的作用。

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多样化人才,学校会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土壤,在各个方面给孩子尝试的机会,帮助找到自己的潜能优势。

1
刘继忠

新华网: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您认为学校和家庭各自应如何定位?

新华网: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您认为学校和家庭各自应如何定位?

由于学生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丰富,学习路径也越来越多,未来要为学生打造家校社学习共同体,促进学生更好成长。对于学校而言,我们希望做到“教师专业、学生自主、家校协同”。

对于家庭教育,有几方面需要引起关注。一是我们应该开设家长学校,让更多家长从孩子终身成长等角度正确理解教育,减少教育焦虑,更专业地教育引导孩子养成健康的身心。另一方面,我们希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进行有效沟通,通过家校协同,形成共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再有就是社会,社会是学习共同体的一部分。今天的教育是一个开放的教育,社会资源和学校教育资源都是学生成长中重要的资源载体。我们希望打造家校社学习共同体,为孩子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保障。

1
刘继忠

新华网:在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新形势下,您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国际教育工作有哪些思考?

新华网:在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新形势下,您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国际教育工作有哪些思考?

随着世界交往越来越频繁,开放和交流成为必然。我们提出要培养学生成为“有中国情怀的世界人,有世界胸怀的中国人”。

开展国际教育,首先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要有国家认同和世界理解,建立起孩子的“四个自信”,尤其是对中国文化的自信等。价值观念要在中学阶段打下基底。

还要着力打造中外融合的课程。既坚持我们的基础教育,发挥优势和特长,同时吸纳国外在教育方面的一些优质发展成果,转化成综合的融合课程。

从三十五中的国际教育角度讲,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包括创新素养、创新意识,以及学生的动手和辨别能力。

我们看来,国际教育和普通教育实际上是互相促进和整体发展的一个关系。

1
刘继忠

新华网:提到三十五中,大家都评价是“好学校”。您觉得一所“好学校”应该具备什么?对于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

新华网:提到三十五中,大家都评价是“好学校”。您觉得一所“好学校”应该具备什么?对于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

学校很看重教育是不是能够真正得到家长和学生的认可,这个是很重要的评价角度。一所“好学校”,最重要的是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

三十五中遵循教育规律,能够为不同孩子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共性基础,又为他们的个性和优势特长发展提供选择和发展的机会。这是一所“好学校”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好学校”评价起来很复杂。三十五中在整个办学历史中,很重要的是有一批好老师,另外就是有好课程,丰富的课程体系是重要载体,能够把孩子的培养转化成现实并落地。总体来说,一所“好学校”是有文化内涵、有精神引领的学校。

刘继忠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