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频道 行业信息
探访平谷核酸检测实验室的“铠甲勇士”
2022-04-28 12:21:46 来源: 北京时间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4月22日外区阳性病例途径平谷区以来,全区坚持“快严准实”的标准,持续开展流调排查管控工作,对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居家观察、重点行业人群开展多轮大规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我们看到的是前期的核酸采样和最后的检测结果,这中间要经历怎样的过程?如此大规模的核酸检测,检验人员如何保证检测的精度与速度?带着疑问,4月27日,记者跟随北京市平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第二实验室PCR方舱主任刘燕伶揭开核酸检测幕后的故事。

  “三级防护”下严格的工作纪律

  进入第二实验室所在的办公区,需要经过两道门禁,楼道口堆积着小山一样的纸箱。据了解,这些都是待清运的医疗垃圾,而且只是一天产生的量,主要是废弃防护服跟试管。因为核酸检测过程的高风险和严谨性,工作人员进入检测区必须采取三级个人防护,穿防护服、戴护目镜、口罩、手套、脚套,一身行头穿戴下来都要十几分钟,出舱后这些防护服就不能再用了。所以这里实行一天一夜轮一班的制度,武装“铠甲”的检测人员一进实验室就是十几个小时的高强度作业。

  “我们每组21个人,分别在试剂准备区、标本制备区、加模板区、扩增分析区四个区域操作,”这就意味着每一例核酸标本进入实验室到生成检测报告,都必须经过调配试剂、添加样本、合成模板、仪器分析四个步骤,“核酸检测马虎不得,一旦出现一点异常,我们都要重新检测。”刘燕伶说。

  看似机械的操作流程,背后却需要十分专业的技术和能力,这些实验室检测人员基本都来自平谷区各大医院的骨干力量,每个人都持有PCR核酸检测证书才能上岗。

  日夜坚守在抗疫“第一线”,他们有多忙

  第二实验室承担着平谷区全环境、冷链行业、市场行业、看守所和东高村、马坊镇等10个社区卫生院的核酸检测任务。“4月22日疫情以来,我们的单日标本检测量达5万多人次,这还不含环境样本。”刘艳玲介绍。

  本着快速阻断病毒传播链,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宗旨,第二实验室院长艾静渊严格要求实验室核酸检测当天出结果。全区大批量的核酸检测任务加上还要经常支援兄弟区的核酸检测,压力扑面而来。为了加快检测速度,避免浪费防护物资,他们常常要克服不吃饭、不喝水等各种生理不便,实在困了就在地上躺一会,检测人员基本都已经两三天没有回家了。“实在没空吃饭,12点饭送到了,可是检测任务完不了,等下午3点多检测完一拨,饭已经凉了。而且也没法回家,太耽误时间,我们在院内宾馆有几间宿舍,办公室也搭了几张简易床,就这也没空去躺会,困了就在实验室地上对付会,起来接着干。”一名工作人员说。

  除了最后的样本分析,检测其他环节都需要人工操作,高强度的手工作业下,检测人员的胳膊、颈椎、腰部常会出现僵硬麻木,全身酸痛不适,多层防护下这些不适症状加倍呈现。他们依旧一坐一站几个小时,只为能够更快速、更高效的出具结果,为疫情防控赢得宝贵时间。95后的孙美洁因过度劳累,体力不支,晕倒在仪器旁。为了解决核酸检测人手不足的问题,平谷区卫健委决定将从18个社区卫生院各抽调1名专业人员进行增援。

  采访中,好几个电话打进来,询问核酸检测结果的。虽然不面向个人开展业务,但是有些人因紧急出行着急要核酸结果,社区就会提供刘燕伶的电话,只要不在舱内作业,她就会不厌其烦地帮对方解答,这样的电话一天有时候要接十几通。

  与病毒面对面的他们很平凡也很伟大

  疫情以来,平谷区至今维持零病例,这背后离不开46万平谷人持之以恒的坚守,离不开“快严准实”的防控举措,更离不开这些“铠甲勇士”们的冲锋陷阵。

  为什么能这么拼?因为疫情当前没有旁观者,因为他们选择了这份职业,因为“白衣天使”的荣誉和“五斗米”的生活,这只是我们的猜想。“没有为什么,进入舱里,坐在那,就想一直把工作做完,就想守住平谷这片净土,就这么简单。”朴实的答案更让我们看到了这群“铠甲勇士”的责任、担当和伟大。

  虽然相处时间不长,发现这些脱掉“铠甲”的“勇士”们,也是一群可爱的人,“我们领导都拿我们当大熊猫呢,”“我们单位小伙都没对象呢,因为实在太忙没空约会,相亲都黄了。”一丝不苟的他们也会这样自嘲。(刘丛欣)

+1
【纠错】 责任编辑: 彭嘉靖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54391128604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