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共治、管理三维共融 骑手争当社区治理先锋-新华网
2025 09/15 17:31:54
来源:平谷区委宣传部

服务、共治、管理三维共融 骑手争当社区治理先锋

字体:

  “将我的外卖放在驿站桌子上,今天单多,我送完手头的单马上过去吃饭。”午餐高峰刚过,平谷区滨河街道宜心社区暖心驿站陆续迎来了外卖订单的配送。

  该社区地处平谷区核心商业区,汇聚商户300余家,每天往来在街巷的骑手500余人。过去,寒来暑往,骑手们只能坐在电动车上边等单边休息,在墙角避风处吃盒饭,有些骑手早晨从家里带的水喝完都不舍得购买。针对这些民生痛点,社区多次组织召开商圈党支部会议,进行专题研讨,最终打造出“暖心驿站”,并开放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群众守望亭及建设银行网点作为骑手集中休息点,还联合40余家商户成为“友好商户”,确保骑手24小时能找到休息和饮水的地方。驿站内配备了药箱、AED除颤仪、微波炉、热水器、一次性雨衣、工具箱、打气筒等设备,全方位保障骑手的工作与生活需求。

  “有了暖心驿站,吃饭再也不用露天‘喝风’,在驿站里吹着空调、手机充着电,吃饭都踏实多了。”“街上到处都是友好商户的标识,休息和喝水再也不用发愁了。”骑手们对友好商街的建设纷纷点赞,这份来自商街的关怀,温暖了每一位骑士的心。

  一名快递骑手骑着电动三轮车,一手扶车把,一手紧紧搂着五岁的孩子。暖心驿站工作人员见状上前询问,骑手无奈表示:“暑假孩子没人看管,家里没人时只能带在身边送单,我也知道危险,但实在没办法。”

  骑手的育儿难题,社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解除骑手的后顾之忧,社区推出“新童伴侣”项目,由社工和志愿者组成看护队,在寒暑假及放学后帮忙照看孩子,组织学习、手工等活动,让骑手能安心工作。考虑到骑手和孩子的学习需求,社区还在暖心驿站设立图书角,添置技能提升、沟通技巧、小说、漫画等各类图书150余册,既让孩子通过书籍探索世界,也让骑手能在忙碌中借阅读放松身心。

  为了更精准地了解骑手需求,社区在暖心驿站设置“我想说”反馈角,骑手可通过留言本或电话向社工反映困难,社区还定期召开座谈会倾听心声。通过这种方式,社区陆续解决了商街导览图安装、骑手专属停车区设置、驿站USB充电口扩容、公共花露水配备等问题。针对骑手提出的公厕蚊虫多、商街隔离桩过密等诉求,社区也协调资源一一化解。

  “李大妈,这是您要的感冒药,以后需要跑腿随时打电话,我每天都在附近跑单,抽空就能帮您买。”李大妈感激地说:“我腿脚不方便,子女又不在身边,真是多亏了你们。”这是社区中常见的一幕。

  该社区还牵头组建“四员先蜂服务队”,以推动骑手融入社区治理:鼓励骑手在跑单时收集商户服务品质、卫生状况、安全隐患等信息,为商街治理提供参考;选拔优秀骑手与网格内独居老人结对,免费提供买药、代购生活用品等服务;还将骑手分组包片社区网格,送单时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发放反诈传单,并留意楼道停车、堆物等安全隐患,便于社区及时处理。骑手们自豪地说:“以前总觉得自己只是来送货的,现在真正感觉自己是社区的一员了。”

  在居民心中,骑手不再是冰冷的“送货符号”,而是朝夕相见的朋友。逢年过节,社区组织活动时,居民总会主动邀请骑手一起参与,大家围坐包饺子、摇元宵,在趣味运动会上组队套圈、拔河,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居民和骑手像一家人一样相互关爱、相互温暖。

  “小胡,店里刚到了一批货,你能不能叫几个兄弟帮忙卸一下?”暖心驿站里正在休息的几名骑手听到后,立刻起身赶往店铺帮忙。

  张经理经营着一家零食店,由于销量大、店内男员工少,进货卸货一直是难题。自从门店加入“友好商户”行列,与骑手们渐渐熟悉后,这类体力活再也不用发愁了。商户集中举办促销集市时,骑手们也会主动帮忙搬桌椅、搭架子、引导居民。闲暇时,骑手们还会三五成群地在商街捡拾垃圾、整理乱停放的自行车,共同维护商街秩序。

  商户们也时刻惦记着骑手们,时常往驿站送水、送泡面供骑手免费取用;依托驿站定期组织免费理发、修车、健康体检等服务;餐饮店推出错峰折扣小份餐、免费喝粥等优惠;就业咨询公司则开放免费就业信息平台,为骑手提供职业指导。随着商户与骑手的关系日益融洽,骑手们的行车速度放缓了,居民投诉的不文明骑行问题也明显减少了。

  “今天用积分换了个大礼包,里面有帽子、围脖、手套和暖宝宝,冬天跑单再也不怕冷了!”“我换了一瓶驱蚊液,正好放包里随时能用。”

  依托暖心驿站,社区组建“骑手之家”,制定《快递小哥文明积分制管理办法》,建立积分奖励机制,赋予物业、居民、商户、居委会评分权限,根据骑手参与社区治理、文明服务、互助奉献等行为进行量化积分。每季度开展积分兑换活动,通过精神与物质双重奖励,充分调动骑手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2024年,“骑手之家”评选出10名“最美骑手”,并在商圈宣传他们的事迹,骑手们纷纷表示:“这份工作越来越有成就感了!”此外,“骑手之家”还制定了《骑手公约》《驿站管理规定》,引导骑手遵守交通规则、共同爱护驿站,营造商户参与、群众关爱、骑手暖心的社区治理新生态。

  在社区,“友好商圈+社区”的服务、共治、管理的三维共融不仅温暖了骑手的奔波之路,更让新就业群体从社区的“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和“建设者”。从暖心驿站的贴心保障到“新童伴侣”的温情守护,从“四员先蜂队”的责任担当到积分机制的正向激励,每一份关怀都在拉近心与心的距离,每一次参与都在凝聚治理的合力。社区友好商圈+社区的建设为城市治理注入了温情与活力,让每一名新就业群体人员都能在社区怀抱中找到归属感与价值感。(刘鑫 王海川)

【纠错】 【责任编辑:陶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