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智敏:传承清华同方基因 打造信创领域“软硬一体”新标杆-新华网
2025 07/09 16:43:50
来源: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

韩智敏:传承清华同方基因 打造信创领域“软硬一体”新标杆

字体:

  7月2日至7月5日,2025年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京召开。软通华方作为清华同方合法传承品牌,在信创领域备受关注。软通动力计算产品与智能电子业务总裁韩智敏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软通华方继承了软通动力的软件基因与清华同方的硬件基因,将以“软硬一体”全方位业务能力在信创领域构建独特竞争力。

 新华网:目前软通华方作为独立品牌已正式启航,从清华同方到软通华方,既承载了历史的荣光,也肩负着独立发展的使命。软通华方作为清华同方唯一的合法传承品牌,名称中“华方”二字有什么寓意?

  韩智敏:“华方”引用了清华同方里的“华”和“方”两个字,同时继承了软通动力的软件与清华同方的硬件基因。“华”在中文里寓意华丽、荣耀、光辉,而“方”则主要代表方向、规则、秩序、严谨,彰显了产品的品质,体现了我们严格的生产管理体系和创新的研发能力。

  新华网:您认为哪些源自清华同方的核心基因是必须传承坚守的?在哪些方面需要进行大胆创新以适应新格局?

  韩智敏:在传承方面,我们要传承清华的科研精神、创新精神,秉承钻研创新能力,同时也要继承社会责任和民族担当。清华同方作为耕耘了28年的国家民族品牌,是国家信创“四梁八柱”企业之一,在加入软通动力后,要继承清华同方的光荣传统,承担起相应责任。

  在创新方面,要发扬软通动力在底层软件、科技创新、AI能力上的积累。软通动力作为一家有20年历史的上市公司,在数字化转型、IT咨询、IT服务等方面积累了大量底层软件数据类工程师的工程能力,因此要将清华同方的硬件能力与软通动力在软件行业的能力相结合,打造软硬一体、全栈智能的解决方案,为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提供更高效、更安全、成本更低的AI应用部署路径。

  新华网:融入软通动力体系后,软通华方显著增强了“软硬一体”的综合服务能力。这种能力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帮助软通华方建立独特壁垒?

  韩智敏:我们提及的“软硬一体”理念,源于软通动力二十年的深厚积累。作为上市公司,软通动力在金融、教育、运营商及互联网等领域,深度参与了大量业务系统和核心系统的软件开发。展现了软通动力对业务和流程的深刻理解及强大的软件能力。

  而软通华方作为清华同方的唯一传承品牌,已在硬件底层架构、技术创新、生产设计、质量控制、流程工艺及服务体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成为民族科技品牌的佼佼者。

  我们将软通动力的软件能力与软通华方的硬件实力相结合,并融入AI技术,形成了从AI底层架构到应用软件、北向生态,再到行业咨询与落地、模型部署及算子调优适配的全方位交付能力。这种软硬结合的一体化交付能力,是软通华方在行业中的一大差异化优势。

  新华网:软通华方定位为“中国领先的全场景智算产品及服务提供商”,在竞争激烈的信创市场,您认为软通华方的能力和优势分别是什么?

  韩智敏:我认为研究信创的核心目的是为客户提供更多选择,让我们能够有自主可用的软硬件产品和解决方案,进行国际化竞争。软通华方的优势在于行业领头地位,清华同方有着28年的产研销服体系、核心技术以及硬件积累;软通动力有着20年的软件能力、理解能力、代码能力、交付能力等。因此软通华方的核心能力是软硬结合,在硬件基础上,利用积累的底层代码、操作系统等能力,结合对AI的理解和交付能力,将客户应用通过数字化AI工具变成可落地的信创模型,这是软通华方在信创赛道的独特核心竞争力。

  新华网:作为北京信创龙头企业,软通华方在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支撑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方面承担了哪些关键角色?

  韩智敏:去年在北京市政府、通州区政府、北京市经信局的大力支持下,软通动力收购了清华同方的计算机业务板块,我们将信创总部建立在通州的京津冀信创小镇,这也是京津冀一个重要的信创产业基地。作为龙头企业,我们也有义务助力北京建立信创产业生态建设,尤其是与上下游生态伙伴共同推动信创解决方案在北京市的应用落地。

  我们在通州投资13.8亿,打造全智能生产制造基地来生产人工智能服务器,今年年底主体结构封顶,明年中旬正式投产,预计未来会给北京市的信创产业带来可观的增量产值,切实为北京信创产业做贡献。

【纠错】 【责任编辑:杨懿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