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新城话发展丨昌平:以“新”破题 锚定战略高度-新华网
2025 05/21 18:28:37
来源:北京昌平区委宣传部

平原新城话发展丨昌平:以“新”破题 锚定战略高度

字体:

2025年

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入新十年的起点

为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的重要一环

北京市陆续出台了

平原新城的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作为首都重点发展的平原新城

昌平区平原新城该怎么建?

《融媒有约》

推出《平原新城话发展》系列节目

让我们和嘉宾一起寻找答案

  本期嘉宾 昌平区发改委投资科谋划组 组长 王珅

  昌平是首都发展新的增长极,承载着全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建设国际科创中心的职责使命,全域面积1342平方公里,其中平原地区555平方公里。

  经过之前的建设发展,“一轴一带一廊”、“两城一区多点”空间结构已基本形成。锚准建设科教引领、宜业宜居国际一流现代化的新城定位,昌平区作为全市发展新质生产力策源地和未来产业主阵地,要重点发展:先进能源、医药健康、先进制造。

  去年,昌平区在市政府的指导下,在市发改委、市规自委等部门支持下,在全市率先出台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了2030年GDP较2020年翻一番、科技服务业增加值较2023年翻一番、重点产业功能区地均收入每平方公里达到350亿元等15项具有挑战性的指标。

  昌平将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作为总抓手,细化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和项目清单,并以“改革提质年”主题活动服务和保障各项任务落实。将全力书写好“三个新”的文章:科技创新、产业向新、城市焕新。

昌平正在从“新”破题

奋笔疾书

期待交出高质量发展的昌平答卷

其中科技创新

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重点呢?

一起来看看

  昌平将深化校城、央城、研城、产城融合,将未来科学城打造成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高地。

  重点做好三件事:一是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全力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昌平国家实验室以及央企研究院、在昌高校全国重点实验室为支撑,打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集群,促进央企、民企和高校协同创新。

  二是推动有组织的科技成果转化。围绕“产校城”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清华南口国重基地、北大产教研融合创新中心、未来大学科技园等项目建设,布局产业孵化、配套服务等空间,推广科技副总、技术经理人等模式,加快打造国际一流的产教融合示范区。

  三是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布局高能级专业孵化器、概念验证和中试平台,提速生命园三期、沙河高教园四期开发建设,构建“投资+临床+孵化+园区”四位一体生态圈。同时,我们还将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宜商十条”,打造更加精准的政策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绿色低碳“十大应用场景”,释放城市发展新机遇。

  作为全市发展新质生产力策源地和未来产业主阵地,昌平将聚焦三个方向发力:一是抓主导产业聚链成势。制定新一轮医药健康、先进能源、先进制造产业行动计划,深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能源互联网、氢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细分赛道,加快国际医疗器械城、未来星科低碳产业园等项目投产,推动诺华、小米等“链主”企业增资扩产,发挥三一、福田“灯塔工厂”引领作用,到2030年实现三大主导产业收入分别超过1800亿元、4500亿元、1800亿元。同时,推动央企参建未来科学城取得新突破,提高央企建成率、使用率、贡献率,支撑区域优势产业发展。

  二是抓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围绕创建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制定未来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在合成生物赛道,推动示范基地、育新基地建设,打造中关村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在机器人赛道,建设面积达30万平米的机器人产业园,打造北京北部机器人产研结合示范区;在6G赛道,推进朱辛庄数智创新港、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等项目,打造6G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先导区。

  三是抓科创金融赋能发展。聚焦科创金融示范区建设,健全产业基金体系,推动科技产业基金群规模到2030年超过2000亿元,丰富股贷债保新产品、探索投贷联动新模式,让金融“活水”加快流进产业“良田”。

城市焕新

与生活在昌平的民众更加贴近

想要成为职住平衡的样板

新城建设不仅要破解“大城市病”

更要为未来蓄能

昌平将如何平衡“疏解与承接”“产业与宜居”的

双重使命?

  昌平将突出“科学+城”理念,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在城市开发建设、城市更新和治理中追求品质,重点提升“三个水平”:一是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昌平是轨道上的城市,按照产城融合、站城一体的思路,沿轨道交通布局居住和产业空间,今年将新开工地铁19号线二期、市郊铁路东北环线两个项目,同步推进R6线一期建设,谋划沿北清路轨道交通线路等轨道项目,打造立体联网、有机接驳的道路交通网络。

  二是提升公共服务配套水平。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导入北师大、清华、北大基础教育项目,投用清华大学附中、北师大未来实验学校等优质学校,落地北医三院等高水平医院。同步加快高品质商业、文化、体育资源布局。

  三是提升城市精细治理水平。谋划第三轮回天行动计划,打造超大社区现代化治理示范样板。聚焦森林环抱的生态花园城市建设,推进温榆河生态休闲廊道、中轴线北延长线绿道等项目,以“绣花”功夫精心勾勒出美丽城市新画卷。

昌平的“新”

不仅是空间的新

更是用政策杠杆撬动“从0到1”的科创裂变

书写“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昌平速度

“回天”有力

职住平衡让宜居宜业更加具象

当“未来科学城”成为全球坐标

昌平的高质量发展

正是北京平原新城

从“大写意”到“工笔画”的转型缩影

【纠错】 【责任编辑:毕尚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