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开门红!向新·向质·向未来 | 昌平未来产业活力释放、强劲增长!-新华网
2025 05/21 18:28:04
来源:北京昌平区委宣传部

首季开门红!向新·向质·向未来 | 昌平未来产业活力释放、强劲增长!

字体:

从机器人马拉松夺得亚军

到帕西尼感知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落地昌平

从齐禾生科开发新型碱基编辑工具QBEmax

到全市首家AI+新材料全流程智能实验室

落地新元科技园

......

一季度

我区未来产业发展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产业赛道上的企业

以实干之笔擘画出开年的奋进图景

在未来已来的今天

且看昌平如何抢春光开新局

  昌平“机器人”全球瞩目 产业活力加速释放

  机器人产业开年发展数据亮眼。据统计,1-3月,全区12家规上企业实现产业收入29.1亿元、同比增长49.7%。

  在近期的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场上,昌平企业松延动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机器人N2夺得亚军,令全球瞩目。赛场外,机器人产业的马拉松并未落幕,该公司的基础订单规模提到了更高程度,松延动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姜哲源表示,“这就为公司补上了闭环中最重要的销售一环,今天就签了100多个订单,这是最让我惊喜的”。

图片

  此外,一季度,昌平区新引进南京奥特(焊接机器人)、罗伯医疗(消化内镜微创手术机器人)等5家机器人企业,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串、辐射一片”的集聚效应。近期,帕西尼感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帕西尼感知科技”)也在昌平落地子公司帕西尼感知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拟建设研发中心与大北方客户销售中心,远期布局触觉传感器、灵巧手、人形机器人产品线,更是为昌平的机器人赛道注入满满活力。

  与此相得益彰的是产业空间的不断优化完善。走进未来科学城机器人产业园,记者看到,机器人产业园一期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地上二次结构完成至95%,预计今年10月竣工投用。

  技术全方位升级 产业亮点频现

  合成生物技术能让细胞变成“超级工厂”,按需求产出各种特定物质用来进一步加工,而基因编辑是合成生物技术的“手术刀”。最近,驻昌企业北京齐禾生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新型碱基编辑系统上取得了新突破。该企业自主研发的新型碱基编辑系统QBEmax实现了对碱基编辑技术的全方位升级优化,有望为精准基因编辑应用场景提供有力的新技术。据悉,目前,该企业正依托QBEmax系统,对多种重要作物进行多种类型的性状改良,包括高产及矮杆玉米、耐除草剂水稻、高产大豆等,助力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3月27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与昌平区共建北京市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校长谭天伟率领团队研发的生物法己二酸制备技术,作为10项重大科技成果之一发布,成为全球科技界瞩目的焦点。

  据悉,己二酸是制备尼龙材料的重要物质原料,由其制备的优质工程塑料可用于航空航天、汽车高铁等装备的生产,也能制作冲锋衣、速干服等服装。谭天伟团队通过己二酸的生物合成新途径,产物的理论得率达87%,较现有路径提高32%。同时随着该技术不断成熟,“细胞工厂”的规模也不断扩大,从30毫升的发酵瓶扩展至3升的发酵罐,今年将有望搬进足有1吨容量的中试大罐。

  在合成生物制造领域类似这样的技术突破升级,一季度,在昌平可谓是亮点频现。作为昌平区布局的重点未来产业之一,当前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已聚集90余家相关企业,初步形成产业集群。据统计,一季度,合成生物制造规上企业,营业收入达16亿元,产值超8亿元。

 AI+促变革 产学研合作持续深化

  当人工智能(AI)携手材料科学,一场研究革命加速到来。3月21日上午,沙河高教园区AI+新材料合成校企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在新元科技园区成功举办。AI+新材料合成校企联合实验室位于新元科技园校城融合示范基地,总建筑面积1168平方米,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宇宙教授创立的北京深云智合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管理,专注于“AI+新材料”领域,致力于以人工智能技术驱动底层创新,围绕新能源材料、超导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重点领域,推动研发模式变革,加速推动绿色新材料产业发展。AI+新材料合成校企联合实验室的成立,既是沙河高教园区推动科技创新、深化校企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是落实“人工智能+”行动的重要举措。

  此外,在昌平区的积极推动下,中国移动信息港已初步建设中央节点小规模6G试验网,支持sub-7ghz、毫米波、可见光等多频段融合组网,完成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研发,可高效支持10余项6G新技术验证。同时,北京邮电大学等驻昌高校也积极参与,与企业、研究机构等多方主体共同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

好风凭借力,送我步青云

随着入选首批北京市未来产业先导区

昌平区将结合有关部署

积极推进先导区建设

以新质生产力构筑竞争力

探索形成一批

新业务、新应用、新模式、新业态

开启未来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纠错】 【责任编辑:毕尚宏】